魏小抗:关于做好我省水库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14.12.2015  17:08
省水利厅副厅长    魏小抗

            水库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全省工、农业发展格局及规划,决定了水库工程在保障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建设好、更要管理好水库,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并持续发挥效益,是我省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一、我省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我省地形复杂,沟道纵横,河流众多。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夯实我省农业、工业发展基础,陆续兴建了石门、石泉、冯家山、羊毛湾、王瑶、石头河、桃曲坡等一大批水库工程。截止目前,全省共有水库1125座。其中,大型13座、中型85座、小(1)型300座、小(2)型727座,总库容98.8亿m3。这些水库工程,不但可灌溉农田1633万亩,每年向工业及城镇供水8.4亿m3,发展水电装机186.65万千瓦,而且保护着下游26个县级以上的城市、350多万人口、400万亩耕地以及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等国家级交通干线以及大量的厂矿企业的防洪安全。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减灾、水产养殖、水电开发等效益十分显著,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和落实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根据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每年初对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进行落实,并将大型水库责任人名单报水利部备案,中型及省水利厅直属小型水库,以文件形式在全省公布,其它小型水库由各市公布,实行政府责任人对水库安全负总责,进一步夯实各级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同时,按照省防总的要求,每年汛前对全省水库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水库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由于我省水库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末代至七十年代,受当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手段、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影响,多数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半拉子”工程多,直接影响着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有些还严重威胁下游的防洪安全。1998年以来,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开展了大规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省共有733座水库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其中大型5座、中型57座、小型671座。截止2014年底,已有680座完成除险加固工作,投入运用。2015年初列入国家新增5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5月底前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了水库工程质量,极大地强化了水库安全管理,全省水库安全形势持续好转,水库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开展了水库工程监测工作。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及其安全现状的有效工程管理方式,也是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和重要环节。目前,全省共有515座水库在新建或除险加固时配套建设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其中有24座安装了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其余均为人工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包括:大坝渗流、大坝变形、库水位、坝区降雨量等。水库监测的开展,标志着水库管理工作向水利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监测成果在水库安全管理和水库运行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了水库安全管理运行督查。2010年以来,我省按照“督促、规范、帮带、提高”的原则,从水库运行管理体制、管理责任制、库区管理、日常管理四大类,以及水库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水管体制改革实施、“两项经费”落实等十四个分类的50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督查。先后组织对14座大、中型水库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水管体制改革未到位、日常维修养护费未落实、规章制度、管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对规范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严格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一是落实好水库运用计划和应急预案。每年汛前省防总召开水库水电站淤地坝安全度汛视频会议,专门部署水库度汛工作,要求各地对水库运用计划和防洪应急预案,根据水文资料、建库以来实测洪水和调度运行资料,结合工程安全运行情况和兴利需求进行认真修编,确定合理的汛限水位和水库运用调度计划。二是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水库运用计划、度汛预案和蓄水位进行严格审批。三是大型水库实行了不同量级洪水分级调度指挥,中型由市级防汛部门进行调度指挥,小型水库由县区防汛部门调度指挥。四是对新建和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在施工期间必须编制度汛预案,经防汛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后执行。施工期间严禁蓄水运行,新建、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未通过投入运用验收或竣工验收的,一律才能按照批准的运用调度方案进行蓄水运用。
       
          (六)开展了水库工程安全状况普查和降等报废。为了搞好水库运行管理工作,2006年至2008年进行了全省水库工程设施普查,建立了水库工程设施普查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水库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1996、2002、2007、2009、2012年五次对全省水库工程安全状况进行了普查,掌握了全省水库安全状况。目前全省1125座水库,有733座通过除险加固基本达到安全运行条件,还有84座水库需要除险加固消除病害。在水库工程安全普查的基础上,依据2003年水利部公布《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我省积极开展水库降等、报废。目前,全省降等水库3座,报废18座水库。
       
二、着力把握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是水库安全管理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主要表现在部分水库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落实。据统计,全省有26%的水库既无专管机构、非汛期也无管理人员,部分小(2)型水库仅在汛期依靠养殖承包户代为管理。绝大部分小型水库虽然在汛期落实了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安全责任人,但是这些责任人对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应急预案等不了解,形同虚设,致使水库安全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到位。除大中型水库外,大量的小型水库普遍只编制了防洪预案,而没有制定调度规程和突发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特别是一些承担城市和农村供水任务的水库工程,既缺乏必要的水源保护措施,又没有应急预案,一旦突发紧急事件,将束手无策。
       
          二是水库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政策落实不彻底。我省水库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历史环境和技术所限,工程质量普遍不高,水库管理站房、监测仪器及附属配套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缺位。加之运行以来,基本没有专项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导致绝大多数水库工程带病运行,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和效益的发挥。同时,落实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政策不到位。全省仅有36%的水库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其中27%的水库落实了管理人员经费,9%的水库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除大中型和部分效益较好的小(1)型水库解决了全部或部分人员经费、落实了部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外,而乡镇村组管理、量大面广的水库基本没有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大量小(2)型水库既没有人员经费也没有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导致正常的工程维修养护难以开展,个别水库运行数年后又会出现病害,给水库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三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依托国家项目投资,我省对733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使得工程的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受投资所限,还有大部分小型水库防汛抢险道路标准、应急抢险物资储备、通信预警设施、电力供应保障等达不到安全管理设施要求。同时,仍有大量病险水库带病运行,亟需开展除险加固工作。目前全省还有84座水库存在病害隐患,这些小型水库大多建设期早、防洪标准低、运行年久,普遍存在溢洪道和输水洞老化失修、损坏渗漏和泄洪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还有部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后,运行近十年又出现新的险情需加固处理。部分除险加固了的小型水库,因受投资所限,还存在尾留项目,需继续处理和完善。

          四是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亟待加强。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布置不合理,还有相当部分水库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安全监测设施。在观测手段上,仍以人工监测为主,效率低,精度不高。有的水库尽管建立了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但设施设备落后,可靠性能不好。有的监测设施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加之水库管理单位安全监测意识淡薄,综合型人才稀缺,大多没设专职工程观测班,安全检查制度不健全等急需研究解决。

          五是水库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由于水库工程地处偏僻,加之效益偏低,导致多数中小型水库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现有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水库建设也取得长足发展。但长期形成的“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水库管理单位不重视管理人员技术业务培训和综合素养提高,致使不少小型水库管理人员既不知道水库安全管理的内容,也不懂如何使用监测仪器设备,安全监测记录不规范,监测资料不整编不分析不应用,对大坝运行状况不清楚。低素质的管理人员,直接影响到水库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做好我省水库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水库安全,事关重大。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总目标,努力践行“三严三实”,牢牢把握水库建设和安全管理主动权,切实加强领导,深化改革,落实责任,全力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

          (一)继续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强化管理体制。一是强化省级水库管理职能。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水库行政职能和管理责任缺位、分离的实际情况,以事业单位机构整合精简编制为契机,切实理顺全省水库安全管理职能,夯实责任,确保水库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市县水库管理职责。在全省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水库安全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区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对各县区水利工作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充实到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确保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三是实行水库管理专项经费制度。落实水库安全管理政策,从各级财政资金中安排解决水库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费。同时,省级建立水库养护专项基金,每年按水库在册座数定额拨给市县级水库管理中心,由其统一管理使用,对辖区内水库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积极推进安全考核制度,将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融入水库安全管理和考核当中,每3年开展考评一次,对机构健全、责任落实、管理规范县区,从省级专项基金中给予适当奖励,以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困局。四是积极推进水库标准化管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库工程,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建立水库安全管理标准,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二)继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入,彻底解决水库安全隐患。一是要加大“跑步”力度,争取将未经过治理的病险水库列入国家计划,积极实施病险加固工作,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二是要编制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三五”规划。由于近年来我省暴雨洪水灾害频发,河流泥沙含量高,水库淤积严重,导致已加固的水库又出现了新的安全隐患。为此,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果为依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加固方案,确保加固工作有序有力开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全省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三是切实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评估工作。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近年来的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库建设管理水平。

          (三)完善水库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必要的水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水库的运行、调度、决策和安全监测。二是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水库安全应急管理意识,提高水库应急预案编制水平,为水库依法运行和规范调度奠定基础。三是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督察。每年分批对水库进行安全运行督察,督察各地水库运行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是否落实、运行调度是否有规程可依、应急处理是否有预案保障,两费是否落实等,确保水库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四是积极推行大坝安全年鉴制度。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的基础上,每年由水库管理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所辖水库的安全年鉴报告,为来年编制水库运行调度计划和预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一是强化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和水库主管部门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认知度,完善规章制度,细化监测方案,防止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监测出现意外情况。二是加强安全监测设施建设。要把监测设施建设放在与除险加固同等重要位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用。要舍得在监测设施上投入,对一些年久失修的设施要尽快予以恢复,对过期过时的老旧产品要坚决予以淘汰。三是提高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科技含量。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的作用,加大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测成果的准确性,为水库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五)规范程序标准,开展水库降等报废。对那些功能丧失、除险加固不经济、没有效益的水库要及时降等报废,以减轻防洪压力。简化小(2)型水库降等报废程序,在落实安全处理措施的前提下,其报废由县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安全处理措施所需投资可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立项落实,有力推进降等报废工作,切实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