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大15名大学生除夕夜为“国宝”守岁

26.02.2015  18:09
            人民网 2015年2月20日(记者 蒋建科 靳军)题:西北农林科大15名大学生除夕夜为“国宝”守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梁学超在和大熊猫“亚亚”交流  
            2月19日,农历羊年第一天。陕西关中大地爆竹声此起彼伏,凌晨7点,大熊猫“亚亚”兴奋地爬了起来,向山下张望。环顾四周,打扫一新的圈舍早已摆上丰盛而特别的新年早餐:除了她往日最爱的竹子、红萝卜、窝窝头和牛奶,还多了3个苹果。             这只6岁大的雌性大熊猫“亚亚”,原本有10多个兄弟姐妹,一起快乐地生活在她们的家园——地处秦岭北麓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楼观台基地。然而,一场浩劫向她们袭来:2014年12月末,一种叫作犬瘟热的疫情突然出现,这种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疫情一下子打乱了她们快乐的集体生活,“亚亚”的姐姐“城城”等4只熊猫先后不幸染病而离世,“亚亚”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得不被紧急隔离。             幸运的是,“亚亚”并不孤单,她有了一个名叫梁学超的大学生志愿者日夜陪护。原来,犬瘟热疫情发生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发公函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请求紧急援助。学校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着手组建救助大熊猫志愿者服务队。虽然正值学校放寒假,仍然有近200名学生踊跃报名,有的已经回家的同学看到消息后给学校发信息要求上前线。学校最终选拔了15名品学兼优、实践能力出众的学生,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一名老师带队,于1月25日分赴地处秦岭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楼观台、牛背梁基地开展大熊猫救助活动。来自安徽的志愿者沈巧艳在出征时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在我们的参与下,可爱的国宝能早点度过这次疫病危机。”             按照“一猫一舍一人”的防疫要求,梁学超就住在“亚亚”的隔壁。每天见“亚亚”之前,他都要静心“化妆”一番:穿戴好防护鞋帽和口罩,踩过消毒毯,沐浴过消毒雾。他给“亚亚”打扫宿舍卫生、清理吃剩的食物、称量排泄的粪便、记录健康状况、定期室内外消毒。             从1月25日到2月19日,“亚亚”和梁学超已经相处了26天。起初,“亚亚”对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充满了敌意,她曾经打翻了他递过来的喝水盆,还在他打扫卫生时隔着栏杆偷袭他的后背。现在,她却喜欢被他呼唤,愿意让他摸摸自己的鼻子和爪子,也愿意在吃着竹子的时候倾听他的“唠叨”。起初,“亚亚”每天只能吃30公斤竹子,现在食量大增,每天要吃40-50公斤。             “亚亚”的快乐已经被梁学超记录在册。梁学超的家在陕西宝鸡,其他志愿者的家还有四川、安徽、山东、湖南、河南、河北、天津、山西的。“亚亚”似乎理解了他们舍弃与家人团聚陪护自己的真情,除夕夜,她高兴的几乎一宿未睡,在房间里不停地攀爬、吃竹子,一直闹到凌晨5点才休息。             “亚亚”的快乐也感染着梁学超。刚来时的寂寞烦躁渐渐被充实与平静取代。在其他隔离点,同学们都干得很出色。家在陕西白水的志愿者郭凯雨说,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梁学超表示,虽然是一个人在单独工作,但我们代表着学校,“诚朴勇毅”的校训让自己懂得了坚守。经过志愿者们近一个月的静心管护,大熊猫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据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学林介绍,至今未增加一个新病例。             “国宝”大熊猫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安危始终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2月18日下午,大年除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党委副书记马建华来到秦岭北麓的周至县楼观台基地,看望慰问正在这里用专业知识为大熊猫保驾护航的志愿者们,还现场给家在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的志愿者曾望原父母打电话拜年,高度肯定学生们牺牲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陪护“国宝”的可贵精神。孙其信教授说,虽然大熊猫的疫情不会传染给人,但病毒变异很快,要密切关注。他反复叮嘱同学们要注意自身防护,为保护国宝作出更大贡献。               此刻,基地周边的又一波鞭炮声响起,梁学超给“亚亚”递过一个苹果,向她轻声拜年“羊年到来,辞旧迎新。祝‘亚亚’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喜气洋洋,永远开心快乐!”他观察着亚亚,随后在工作日志上写下这样的记录:“‘亚亚’站起来了,靠近我,吐着舌头,一副可爱的萌呆样”。             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熊猫志愿者服务队在春节期间还将继续工作,直到疫情隔离完全解除。 (信息采集: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