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我国首个“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盘点十八大以来我省社会扶贫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令人鼓舞。
近年来,我省先后开展了中央单位赴陕定点扶贫、省市县三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富县帮穷县等社会扶贫工作。2013年,仅中、省、市、县四级定点扶贫单位,为我省贫困地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8亿元,派出扶贫干部6.7万人(次),帮扶项目3300多个,培训各类人员65万多人(次),组织劳务输出55万多人(次)。社会扶贫为我省扶贫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定点扶贫 陕西借力发力
新一轮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启动后,我省积极配合做好中央单位赴陕定点扶贫工作,明确相关市、县和部门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中的责任,加强沟通联络和服务保障,协助中央单位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和帮扶项目,及时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013年以来,先后有34个中央单位向我省50个贫困县派出挂职扶贫干部52人,向贫困县直接投入资金4050万元,帮助引进资金1.55亿元,帮助实施扶贫项目182个,举办各类培训班73期,培训各类人员1.48万多人(次),组织劳务输出3700多人。其中,中央办公厅为宁陕县引进资金5000万元,帮助开展道路建设、整村推进、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特色资源开发项目;中宣部帮助耀州区协调广东益建公司投入资金5000万元,发展耀州区的药材产业项目。
省级“两联一包” 扶到群众“心坎上”
省级单位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不断推动“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召开扶贫团联席会议、电话联络等方式,指导做好帮扶工作。特别是去年11月,我省组成8个检查组到10个市66县,对554个单位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三年包村扶贫规划,顺利完成今年扶贫工作任务。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544个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派扶贫干部1500多人,投入帮扶资金12亿多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2.78亿元,帮助引进资金9.34亿元);实施引进项目194个,举办培训班380多期,培训人员3万余人(次),组织劳务输出5700多人,资助贫困学生834人。其中省国土资源厅投入资金1.4亿多元,用于帮助支持商南县的流域治理、土地开发整理和矿产资源勘察等项目;省人大办公厅引进资金1.5亿多元,用于镇安县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等。
千企千村扶助 企业群众实现双赢
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是我省近年来社会扶贫创新机制的一大新举措。我省积极动员各类企业参与包村帮扶增收工作,并组织各地评选企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典型引导推动,确保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取得成效。2010年至2012年,全省共组织动员2955个企业结对帮扶3328个低收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900多个。
为了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转入常态化,我省去年安排了新一轮村企结对帮扶工作。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新一轮企村结对已安排参扶企业1400多家,结对帮扶1400个贫困村,派出帮扶人员1900多名,直接投入资金1.1亿多元,帮助引进资金4200多万元,实施增收项目435个,举办各培训班40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44000多人(次),帮助劳务输出16000多人,慰问贫困群众3100多人。三原县正大集团为该县引进资金3000万元,帮助陵前镇发展养殖产业项目;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130万元,为贫困村建设双膜大棚,帮助群众发展蔬菜种植。
富县帮贫县 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去年以来,我省实施了“富县帮贫县”工程,通过指导和督促各市按照一帮一或多帮一等模式,组织开展县际对口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有5个市的33个县(县级市、区和经济区)对口帮扶24个扶贫任务重的县,共向贫困县投入各类资金3.1亿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2.72亿元,引进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
府谷县结对帮扶绥德县,累计投入2740万元,实施了绥德县火车站广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和绥德县游泳馆建设等项目;神木县为帮扶的佳县和吴堡县各投入2768万元,支持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公交枢纽、云岩寺景区以及吴堡县城区和工业园区综合供水一期工程、河滨路、龙凤山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西安、咸阳、宝鸡三市通过富县帮贫县活动共向贫困地区投入各类资金2100多万元,主要用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记者:程伟)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