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卡被第三方支付划扣一万多 卡主说没用过
11月11日,华商报A11版报道了商户宋先生3张银行卡一夜间被人通过4种方式划扣12笔共2.3万多元的事。11月10日,住在西安市太白南路的张先生也向华商记者讲述了他经历的事情:10月21日,他的两张银行卡被人划扣了四笔共10991元,到银行查询得知这些钱是通过“快钱快捷”和“百度团购”划扣走的,但他不懂电脑和网络,根本就没用过这些第三方支付应用,不清楚这些钱怎么就能被人划走了。
当事人:未开通过第三方平台,不明白钱为何会被盗刷?
张先生49岁,老家在陕北,住在西安市太白南路。他说,10月21日,他的两张银行卡被人盗刷了四笔共10990.5元。金额分别为:499.5元、499.5元、4992元、5000元,划扣时间为当天12:30、14:24、17:29、18:01。这两张卡他都开通了交易短信提醒,但这些交易发生时,他并未收到短信。直到10月27日,他才发现这些问题,于是到农行西高新科技路支行去询问情况。10月28日,工作人员给他打印了两张交易明细清单,上面显示两笔499.5元的交易是通过“快钱快捷”划扣的,而4992元和5000元的交易是通过“消费”的形式被百度团购被划走的,并提供了相关订单号。
张先生说,他不懂电脑和网络,两张银行卡并未开通过网银,也没用过手机银行,从来不网购,连微信红包也没玩过,使用手机就是看看新闻。妻子文化程度不高,也不爱玩电脑和手机。跟他生活的两个孩子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9个月,而他和前妻所生的大女儿并不跟他在一起生活。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存在银行卡里的钱会被别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划扣走?10月27日发现这些情况的当天,他已经向公安高新分局白沙路派出所报了案。
11月10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华商记者,对张先生账户里这4笔交易的资金流向,他们已经进行了查询和追索。至于这些交易究竟是谁操作的,还有待调查。张先生的钱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划扣的,所以张先生应该做的事情首先是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联系,尽量挽回自己的损失。个人信息和账户密码等,客户自己是负有保管责任的。但客户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有责任尽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张先生说,自己的钱是存在银行的,现在钱却被人划走了,银行就应该负责。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谁把钱划走了就应该去找谁,让他无法接受,他已经决定起诉银行。
快钱客服:泄露重要信息 就可能被人冒名注册
11月11日下午,华商记者联系了快钱客服。工作人员说,遇到这样的事,需要用户到银行查询一下这些交易的扣款单号,提供给他们。他们会帮助进行查询,如果钱被汇到某个商家,他们会向用户提供商家信息,让用户联系看能否退回。若钱被直接划入了个人账户,一般会建议用户报警。用户可以把报警回执单拍张照片传到指定邮箱,他们会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快钱是不需要绑定银行卡的,只在支付的时候使用。如果用户把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证号这三个关键信息泄露给了别人,就有可能被别人冒用注册,钱就可能被盗刷。一些不法分子还可能会复制受害者的手机SIM卡,用来获取验证码。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建议首先要修改银行卡支付密码,如果还不放心,可以注销或挂失该银行卡。为防SIM卡被复制的情况,建议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也要修改。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第三方支付盗刷用户银行卡资金的事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据了解,由于这种犯罪形式环节很多,常涉及跨地域作案,人员之间通过互联网联系,分工明确又互不认识,被盗资金又流转很快,因而调查难度很大,警方侦查周期较长,且不一定有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户怕麻烦往往只能自认倒霉。
律师观点:若用户没责任,可同时起诉银行和第三方平台
在类似事件中,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和用户到分别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律师叶竹君认为,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银行对用户资金有监管责任,这一点很明确。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之间,他们应该是合作关系。因为既然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划扣银行卡里的钱,就说明该平台和银行有业务合作关系。如果银行认为第三方支付和他们没有合作关系,却将用户卡里的钱给了第三方支付平台,那就没有尽到监管责任。所以,如果确实不是因为用户的原因,导致银行卡资金被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途径盗刷,那么用户可以起诉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让他们共同承担责任。但银行、第三方支付、用户三方面的责任究竟该如何划分,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找到被划扣的原因才能确定具体责任。如果完全是由于用户的原因导致资金被盗刷,那么银行就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朝泽则提醒,不论如何,遇到此类事件首先要报警,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