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肥水 清流润农田——西安考察团探访杭州农村污水治理经验

11.02.2019  15:11

  污水处理终端变身美丽湿地

  西安考察团在王家源村实地考察农村污水处理终端

  走进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看着干净的水泥路、精细的污水管道,谁也想不到它曾经是被臭水沟环绕的村子,一到下雨天,污水雨水就流到路面上,村民连走路都很困难。王家源村“麻雀变凤凰”,离不开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这是我们建设的人工湿地,村里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到这里,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日前,记者一行驱车一直沿千岛湖向北行驶,来到了文昌镇的王家源村。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一小块湿地,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可能不会想到,这竟是王家源村的一处污水处理终端。

  记者发现,村民房前屋后的排水沟非常干燥,村民家里的生活污水都通过精细的管道排到污水管中。村民王三杰今年已经78岁了,他说以前村里没有建排污渠,家家户户的生活脏水到处倒,遇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

  为了让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2014年9月,王家源村污水治理项目开始启动,2015年4月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建设化粪池、接户井等污水处理设施,将农户污水应纳尽纳,并经支管网与主管网相接并入分区域的污水处理终端,实现农户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如今,王家源村每户居民家的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都经过一体化接户井纳入管道,养猪废水则通过两格式沉渣池——三格式化粪池——自渗井采取自渗处理。

  文昌镇生态办治污运维负责人林奕成介绍说,在污水处理终端处,村里采用了垂直过水、S形回流沉淀等技术,同时还增加了“治污新武器”——紫外线消毒仪。通过紫外线灭菌,可以有效降低出水中细菌浓度,降低粪大肠杆菌的指标,让出水水质达到一级可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变成有机灌溉水

  据了解,生活污水通过终端处理后虽已达到一级标准排放,但仍残留微量有机物,对附近水源的水质仍存在一定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终端出水,王家源村又在村内部分终端安装了喷滴灌系统,采用“生态处理+有机肥源+绿色种植”模式,形成“终端+基地”的回收利用系统,对出水进行回用,灌溉终端绿化植物和周边大棚蔬菜基地,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污染排放,还将处理后残留有机物的“肥水”重新用于蔬菜基地的灌溉,实现了终端肥水利用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还减少了化学肥料使用。

  走在王家源的乡间,在污水处理终端和蔬菜基地旁闻不见臭味,也看不见污水横流,污水处理终端的改造为传统的农业贴上了现代化的“绿色标签”。“我家种的蔬菜就是用终端处理之后的水灌溉的,有机蔬菜长得又大又好!”说起污水处理终端处理后的中水布管灌溉蔬菜的事,村民王三杰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这个水里含有丰富的有机物,都不用施肥了,蔬菜吃着好,价钱卖得也好。

  污水变身灌溉水,减排肥田两相宜。据了解,除了王三杰,村里的每一个种植户都成了受益者。通过污水处理终端的污水实现“华丽变身”,成了灌溉和施肥二合一的香饽饽,如今村里的很多蔬菜种植大棚内都装起了喷洒器,真正做到将终端污水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清理残渣赚积分可换日用品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中,文昌镇建立了职能科室、运维企业、村级组织三级联动,全力保障治污运维工作。职能科室负责监督、指导、考核运维企业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过程及实效;运维企业负责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并每月对村内污水管网、窨井、污水处理终端进行一次清掏;村级组织主要负责协助维护和监督指导村民维护户内治污设施。

  “治污为了村民,治污依靠村民。”除了三级联动维护,王家源村也要求村民主动参与治理,新建改善的接户井统一采取一体化全封闭式玻璃钢接户井,内装可提取兜篮,农户可轻易提起井盖进行沉渣清理,再将沉渣倒入垃圾桶,运到垃圾处理站进行堆肥处理,化粪池沉渣则是由农户自行处理。

  为了提高村民对治污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王家源村还在每户门前张贴了“农户责任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告知农户该做的生态环保常规工作,比如接户井清理需要农户自己负责,庭院杂物要堆放整齐等,让家家户户认领责任,形成人人参与、户户有责的全民氛围。

  王三杰家里就准备了一个专门清理残渣的瓢和桶,他说,每隔两三天,他就要对沉渣进行一次清理,接户井不臭了,蚊蝇少了,自己还能在超市兑换日用品。原来,王三杰说的这个超市就是王家源村设立的“积分兑换超市”,超市里面摆放着洗衣液、洗洁精、卫生纸等日用品,所有的物品都不收钱,而是要用积分兑换。村民在农村治污运维、美丽庭院创建、清洁乡村考核等方面达标,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凭积分就可以到“洁美家园积分兑换超市”来“刷卡消费”。

  “以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可以充分唤醒农户的洁美意识,将村民从旁观者变成行动者,全面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行为养成率。”文昌镇生态办环保干部邵先富笑着说,“村容在变,村民的观念也在变,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逐渐增强,村子里干净整洁的环境已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文/特派杭州记者马相

  图/特派杭州记者翟小雪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