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部分三甲医院门诊量增幅放缓甚至下降

28.01.2015  02:43

1月27日,西安市卫生局召开会议,全面加快深化县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有关负责人针对一些重点工作进行宣贯和解读,力争今年年底使90%以上的患者在区县域内就诊。

政策:区县财政负担区县综合医院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含基本工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的比例不低于70%,对区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解读:这表明政府在投入上显著增加,旨在将区县级公立医院打造为区县的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承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重症患者救治和疑难病症的初诊、转诊。 政策: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解读:经过县镇一体化、医联体等方式的推动,2014年患者分部已有所变化,西安部分三甲医院门诊量没有往年增长快,增幅放缓,有的甚至还出现下降的趋 势,这说明随着基层投入的加大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在区县就诊的患者已出现增加趋势,但整个就诊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未来国家有望将分级诊疗纳入《卫生法》,各区县也在尝试不同的形式,随着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报销将来的趋势是患者如果不经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无法进入三甲机构就医。 政策: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解读:根据《西安市关于深化县(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一线医务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收入差距将明显拉开,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医疗收支结余的30%可用于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确收入逐年有所增加,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水平的服务。

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技术人才到县区级公立医院长期工作。 解读:目前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房子建好了,却没有患者,医生总体能力不足,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针对这一现状,西安医学院每年定点招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国内多 所医科大学也设立了全科医生专业,今后每家大医院可能都会要求储备全科医生,在大医院轮岗后,到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华商记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