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打造品牌推进特色化办学进程

17.12.2015  19:32
            近年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为关键,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深化内涵建设,培育办学特色,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特质、彰显个性的特色项目,助推该院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创新多元合作办学模式 加快培育专业特色

            —— 深度推进多元合作办学。 该院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院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积极拓宽多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实现了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机制,不断增强该院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并主动与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东营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合作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全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 深度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 该院以机电类、电子类、化工类等专业为重点,大力推动以全额奖学金班、订单班、冠名班、冠名学院等为重点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截至目前,该院先后与天津力神新能源、天津三安光电、宁夏扬农瑞泰等企业合作,开设定向培养全额奖学金班,共有免费学生505名。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华为技术学院,校企联合培养汽车维修、电子通讯高技能人才。             —— 科学优化专业结构。 该院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大西安”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物流业、高端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大数据及软件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健康养老、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适应、融入、引领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的专业布局。现已初步建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护理、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专业群。             ——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该院按照“扶优、扶特”原则,积极扶持医学类、机电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能化类等重点专业办出优势、办出特色。目前该院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师资队伍结构、校院合作等方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其他专业正在抓紧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正在稳步建设,特色初步凸显。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快培育优质核心课程

            ——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该院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为切入点,深度探索创新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四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示范院校建设专业为重点,深度创新护理、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院护理专业已形成了“学院建病房、医院设课堂”的“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校企融合、教练融合、招生招工融合”的“三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形成了“两主体、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 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该院按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主体”的原则,积极对接职业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资格等级、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施条件等内容,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形成了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行业企业技术等级和职业岗位、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             —— 全面试行学分制管理。 为推进教学管理改革,该院从2013级学生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先后制订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选课指南》等制度。经过两年的试行,该院学分制运行良好,已逐步向全院推广。学分制的实施,有效调动了该院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力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             ——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该院坚持课程建设与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对接,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积极推进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快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实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突出实践操作考核,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加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络课程等新型教学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该院深度加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积极建设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独特、考核方式科学、教学效果显著的优质核心课程,不断带动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融合,不断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强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拓宽公共选修课覆盖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文化必修课。充分挖掘和利用咸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创新开设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 科学制订课程标准。 该院科学制订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选修课等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考核等内容,使课程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严格落实实践教学课时,切实监控实践教学质量,促使实践教学有效开展。             —— 开发新型课程资源。 该院成立网络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思维,积极开发了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以及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加强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及教学质量。
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创设特色竞赛创业平台

            —— 加强教学名师培养。 该院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定期开展名师评选活动,着力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突出的实践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在省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学名师。定期举办名师大讲堂、名师示范课,邀请省内外教学名师到学院作报告或讲学,吸收借鉴成功做法、先进经验,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该院通过国内培训、国外研修、企业锻炼、网络培训等形式,不断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定期开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定期举办专业带头人优质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据统计,2012-2015年,该院共有680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进修、考察、企业锻炼。             ——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该院高度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制订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暂行办法》,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资格考证、职称晋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企业锻炼等形式,获取“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科学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定期开展“双师素质”教师评选活动。目前该院“双师素质”教师2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             —— 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该院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坚持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以专业或课程为载体,积极培育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不断规范教学管理,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培育国省竞赛项目。 该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省技能大赛,定期举办院内技能竞赛,按照国省技能竞赛要求,系统设计比赛项目,培育国省技能竞赛项目,打造国省技能竞赛团队。加强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指导水平。建立国省技能竞赛激励制度。定期评选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技能竞赛标兵。近年来,该院学生共获得国省各类技能竞赛100余项。             —— 创设特色创业平台。 该院成立咸阳市大学生创业协会,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案例、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与西咸新区创业园合作,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培育优秀教学科技成果 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 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该院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成果意识,加强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教学成果培育、集成。定期开展院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积极做好省级教学成果、院级优秀教学成果项目培育工作。             —— 培育优秀科技成果。 该院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帮助申报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建立实施了学术报告制度,定期举办学术报告。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实行科研工作量制度。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据统计,2012-2015年,该院教师主持或参与院内外科研课题研究158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取得国家专利33项,发表论文1091篇,核心期刊220篇。             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创建环境文化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为载体,按照教学化、特色化、职业化、开放化“四化”文化建设思路,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物质文化提升工程、行为文化塑造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打造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历史、高职特点、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定期举办中外文学经典诵读、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品牌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先后邀请梁衡、贾平凹、李星、田玉川等著名作家及著名影星六小龄童到学院作报告,提高师生人文素质。该院先后获得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3项,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校园,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             该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依托专业研究所、科研创新团队,增强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打造特色技术服务项目、技术服务团队。加强猪群疫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率先建成了涉农类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提升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涉农类专业服务咸阳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创新开展社会培训,打造特色培训项目,培训规模年均1万人次以上,实现培训收入年均1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刁巧燕 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