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山十四年 他为荒山披绿衣

20.01.2015  18:17

导读: 齐军祥,今年60岁,是陕西省靖边县一名离休教师。他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靖边县多个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2000年因病离休后,独居荒山,开始了苦行僧式的植绿行动。

    
        齐军祥,今年60岁,是陕西省靖边县一名离休教师。他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靖边县多个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2000年因病离休后,独居荒山,开始了苦行僧式的植绿行动。
  
  一个人,一座山,十四年,十四座淤地坝、四千亩林子、十几万株树木……这一连串的数字,均与一个叫齐军祥的人有关。
  
  齐军祥,今年60岁,是陕西省靖边县一名离休教师。他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靖边县多个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2000年因病离休后,独居荒山,开始了苦行僧式的植绿行动。
  
  因病离休进山造林 初衷只因“闲不住”
  
  “一开始也没想太多,只是突然没工作了,感觉太闲了,就想去干点啥。”齐军祥说,2000年左右,由于自己患有低血压病,好几次晕倒在讲台上,无奈之下,只好办了离休手续回家。一个不到50岁的人,在家无所事事,那种滋味很不好受。于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一个人从县城回到了从小生活的齐山,开始了漫长的植树造林行动。
  
  齐山,位于靖边县龙洲乡,是一座荒山,一座“穷得没盼头”的山,一座曾人烟绝迹20多年的山。
  
  据齐军祥介绍,齐山是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以前这座山上住的都是齐姓人。但是后来由于这里实在太荒、太穷了,居民陆陆续续搬到山下镇子或县城了,大约从20年前开始,齐山已无人居住,只留下一些破败的窑洞。
  
  在阔别家乡20多年后,齐军祥回来了,修缮了自家的土窑洞,住下了。同时,他也因这个决定,和在县城农机局上班的妻子闹掰了。
  
  开山修路打坝蓄水 荒山上有了松柏林
  
  农民家庭出身的齐军祥虽然当了半辈子教师,但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齐山以前不通公路,运输方式主要是人背驴驮。在外面买回来的树苗也只能用车拉到山下,再用毛驴驮上山,“驴驮一垛,人背一背”。浇树用水,也用同样的方式从河里运到山上。
  
  2001年春天,他在只长着几棵柳树和杨树的齐山上栽下了第一棵樟子松。
  
  随着树木的种植量加大,齐军祥觉得,必须得修一条汽车能走的路了,还得有稳定的水源。磨刀不误砍柴工,路修通了,水充足了,就能种更多的树了。
  
  没钱雇机械设备,就自己扛着铁锹、镐头动手干。此后,春天种树,其他季节修路、打坝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十几年下来,加上沟、峁支线,他竟然修通了至少30公里以上的“汽车能走的路”,打了14座淤地土坝。14座土坝不仅能在夏天雨季储蓄大量雨水,更有效地治理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花光积蓄买树苗成活率低 自己育苗竟挣了大钱
  
  一开始,齐军祥只种树不育苗,但仅仅两年就花光了所有积蓄。穷则思变,齐军祥又开始琢磨了,从外地买树苗价钱高,成活率却不高,倒不如自己育苗,这样既省了钱,又保证了苗源,多余的说不定还可以卖钱。
  
  于是,齐军祥开始摸索着育苗,主要育樟子松和柏树苗。
  
  在乡亲们的眼里,齐军祥是个“愣人”(方言,傻里傻气的人)。然而,用齐军祥的话来说,“愣人有愣命”。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公司看上了齐军祥育的樟子松苗,一口气买了几卡车,齐军祥因此得到了“很大一笔钱”。当记者追问具体多少时,齐军祥笑笑,未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不少,把前些年花进去的都赚回来了。”
  
  树苗卖了钱后,齐军祥花了十多万元雇人雇设备在山上打了一口300多米深的水井,井水甘甜。
  
  十几万株松柏染绿齐山 乡邻感动参与其中
  
  记者一行驱车沿着齐军祥修的土路来到齐山山顶,入眼处便是郁郁葱葱的松柏。极目远眺,齐山之外的山都是一片荒芜。这片林子究竟有多大,从未有人具体测算过,但齐军祥说他曾用步子大概丈量过,“至少4千亩”。“你们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夏天来,整座山都是绿的。”看着满山松柏,齐军祥颇感得意。
  
  如今,在乡亲们的眼里,齐军祥不再是“愣人”,而是“名人”。态度的改变不光是因为他种树见了效益,更是被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
  
  “现在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种树,乡亲们也跟着我学育苗、学种树。”齐军祥说,他有3个女儿1个儿子,都已成家。刚开始那几年,妻子一年到头都不去山里看他,现在偶尔会主动去看他,这种精神上的支持让他感到很高兴。另外,由于他常年种树积累了不少土经验,且有了收益,山下的乡邻也跟着他学种树,甚至也有外地人跑来跟他学习。
  
  齐军祥爱抽烟,而且只抽自己种的老旱烟。在记者跟随采访的半天中,他一袋接着一袋抽。当记者问他这十几年是怎么过下来的,他笑道:“春天育苗种树,夏秋打坝修路,冬天防火看护。”
  
  一个小院子,两孔土窑洞,简单的生活用具便是齐军祥现在的家。
  
  齐军祥告诉记者,在这座约3.5平方公里的山上就住着他一个人,说不孤独是假的。为了排解这种孤独,他必须让自己忙起来。如今,他在山里养了牛、羊、鸡,这些都是他这十几年挣下的家当。
  
  齐军祥说,曾有内蒙古的一家治沙公司想花大价钱买他的樟子松,他没卖。“这都是我的命根子,我咋舍得卖?我就是要让荒山披上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