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磨一剑:西北政法大学打造主持人大赛

04.05.2015  22:01
            日前,西北政法大学第十五届主持人大赛落下帷幕,该校学生沙海波获得大赛第一名。本届大赛历时一个多月,以“渲染青春”为主题,各参赛选手经过了一场外围赛,两场复赛和一场决赛的精彩角逐,为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黄寿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频道委员会会长、陕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王书华,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王建仁、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芳、郭子铭以及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慕明春等专业人士作为评委,为大赛提供了很多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该校主持人大赛已经走过来十五载风雨历程,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已经成为在省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学生文化赛事。

西北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赵健(右一)为西北政法大学第十五届主持人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西北政法大学第十五届主持人大赛参赛选手展示主持才艺      
            ——立足陕西,辐射全国,赛事影响不断扩大。 该校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创造出新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特色,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最具代表性已经走过十五个春秋的主持人大赛。该校从2001年开始举办主持人大赛,大赛牢牢立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基本点,始终突出其“人文性、智慧性、创造性”的特点。             15年来,主持人大赛共举办了50多场选拔赛,15场总决赛,参赛选手累计2000多名,参与学生逾万人次。参赛的选手范围从最初的该校本校学生扩大到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等省内各大高校。大赛不仅加强了校际之间的学生交流,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也使得该校主持人大赛成为西部高校教育工程中的亮点项目。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等省外高校的学生也踊跃参与其中,赛事影响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凝练特色,丰富内容,不断创新赛事亮点。 近年来,该校主持人大赛组委会总结以往经验,在赛制和环节方面不断努力推陈出新,赛制包括外围赛和淘汰赛两种,每届比赛的场次都有四至五场。比赛环节设置过才艺展示、现场播报、新闻评论、情景主持、我在现场、家乡美、知识问答、外语问答、咬文嚼字、妙语连珠、艺术阐释、创意演播室、广而告之、巅峰对决、综合印象等,知识涵盖文学、历史、地理、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伦理及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             大赛规格也在不断革新,不仅开创了选手外拍活动,宣传视频环节,2015年更是开创了同广播电台节目合作的先河,通过选拔资格的选手均有机会参与广播电台节目的录制,提供了选手与专业的电台主持人近距离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对赛事环节的逐步创新及比赛试题的不断规范,让这项赛事愈发有看点,越办越有特色,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开拓外延,服务教学,借助赛事加强学科建设。 该校还结合主持人大赛打造了具有在校学生专属的新媒体平台——“新闻之家”微信公众号,纸媒《闻新周报》《新语》《阅思集》、视频节目《政法播报》等学生实践平台,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该校与威尔第公司共同创建的“威尔第3D与新媒体实验室”,搭建与国内一流影视制作单位合作开发承揽影视制作、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内涵。该校还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新闻传播有关讲座,和广大师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专业视野得到拓宽,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打造主持人大赛这样的品牌校园活动的关键在于敢于开拓创新、不拘一格,既要顾及学科发展前沿和“高大上”的理论问题,也要适应90后、00后大学生的特点,紧密结合市场需要,开发接地气的活动风格,开拓出教师开视野,学生得锻炼,行业选人才,多方受益,各方共赢的实践教学之路。(文/图 刘雷)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