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

27.11.2015  18:27
            2015年11月23日至24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该校召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
              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忠参加开幕式并致词。赵忠指出,“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学者,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三农”问题的新内容、新思路、新途径的创新性研究,是农林经管研究者应承担的责任;希望研讨会以国际化视野,立足我国现实情况,为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高效生态、安全优质现代农业,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

            研讨会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以“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西部农业转型发展”为主题,该校人文学院樊志民教授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牧科技文化的纬度同质性研究”为主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院翁鸣研究员以“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与贸易及国际经验借鉴——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视角”为主题,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朱晶教授以“‘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农业合作潜力、障碍与前景研究”为主题,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郭沛教授以“‘一带一路’战略与农业发展:基于投融资视角的分析”为主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谢高地首席研究员以“‘一带一路’发展的格局分析”为主题,该校经济管理学院霍学喜教授以“立足城乡统筹,助力西向发展”为题,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以“‘一带一路’与我国农业的对外合作机遇”为主题先后作论坛报告。8位专家和与会的学者、研究生围绕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区域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该校副校长罗军致闭幕词,对本次研讨会的举行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创新和协同合作,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一带一路”战略研讨常态化、定期举办,进一步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和探讨,共商大计,真正将“一带一路”战略落到实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繁荣地发展。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社、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学院等10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