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例行检查 揪出调包团伙

17.12.2015  02:05
核心提示: 药店老板重金进来名贵药品,可是在一次食药监局的例行检查中却被怀疑是假药,他赶紧拿出进货票据给监管人员看,这一看果然有问题,药品批号与票据批号不一,再经核查确定为假药。药店老板连忙喊冤,监管人员突然想到网上曾有假烟调包真烟,假币调包真币的新闻,于是调取监控,排查、打掉了一个流窜全国的犯罪团伙。

药店老板重金进来名贵药品,可是在一次食药监局的例行检查中却被怀疑是假药,他赶紧拿出进货票据给监管人员看,这一看果然有问题,药品批号与票据批号不一,再经核查确定为假药。药店老板连忙喊冤,监管人员突然想到网上曾有假烟调包真烟,假币调包真币的新闻,于是调取监控,排查、打掉了一个流窜全国的犯罪团伙。

办理这起案件的人叫申晓龙,2011年成为渭南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一员,从一个食品药品监管的门外汉,到如今的药品医疗器械稽查支队抽样科负责人,他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渭南地域大、人口多,每年仅药品和医疗器械抽样工作,就得将全市十三个县(市、区)跑两遍,而该支队人员有限,申晓龙一年有半年时间,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妻子怀孕,他却不能尽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妻子每次只能用一句“怎么又出差”,表达自己心中的委屈与无奈。

四年间,他抽样的药品、医疗器械,超过三千批次的样品,数百批次的不合格,这也练就了他对问题药品的敏锐直觉。记者了解到,《刑法修正案八》公布实施后该支队第一个移交公安机关刑事追诉的案件就是由申晓龙办理,今年的一次对药店的监督检查过程中,他发现一种特别贵重的药品可能存在问题,经网上查询,确定为假药,于是他要求药店负责人提供票据,负责人将所有此种药品票据都找了出来,可就是批号与票据不一致。

他想到曾在新闻上看到的“假烟掉包真烟,假币掉包真币”的新闻,于是和药店老板共同查看监控录像,硬是在半个月的监控录像中,将掉包药品的嫌疑人找到。由于《刑法》修改以前的经验不再适应新案件,很多问题都要重新考虑决定,申晓龙不断咨询法院、检察院,无数次与公安机关协调对接,最终将案件成功移交给公安机关,警方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流窜全国的用假药掉换真药的团伙,涉案金额17万元。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案件在渭南市药品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打击了制售假药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一次在抽样过程中,他发现两种药品有一些问题,经验告诉他,有可能是假药,但抽样的两个样品市值超过五千元,一旦检验结果没有问题,会给几家零售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压力,面对企业负责人的再三保证,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进行了抽样,并对同批药品进行登记保存,结果所抽样品均是假药,涉及5个违法主体,假药货值5万元。

本报记者 张亮

三秦食药监管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