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一池清水入库 一泓清水北上护水有责 300万安康人民在行动

11.12.2014  11:40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调水工程,对于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安康,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境内汉江流长340公里,承担着中线工程70%的调水总量;安康,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汉江水质,事关安康300万人民的生活、生产,也关乎整个京津地区3500万人民的饮水安全,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做好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确保清水长流、永续北上,是历届安康市委、市政府向中央作出的政治保证,也是历届安康市委、市政府向受水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务。
     
          经过近12年的艰苦奋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一泓清澈甘甜的汉江水即将从丹江口水库出发,浩浩荡荡一路奔流向北,润泽北方大地。连日来,记者在采访安康市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中,感受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为之震撼,总有一种情感在胸膛中激荡……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 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
            安康市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按照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顺应国家层面对安康的三大战略定位,遵循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陕西”和陕南循环发展战略,确立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目标,统筹推进生态安全、循环产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监管四大体系建设。
     
          “目前全市已经搬迁9.7万户、37万人,带动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产服务以及家庭手工业、庭院经济等就业主导型产业,吸纳群众到工业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合作社务工增收,让更多群众就近转移,在‘家门口’就业。”
     
          安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告诉记者,安康发展的优势在生态,责任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让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国土得到精心呵护、科学开发,是全市人民的责任使命和愿望追求。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努力让环境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
      安康市市长徐启方 保护汉江就是保护母亲河
            数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安康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长治、丹治工程,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250多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汉江绿化等工程,十年累计投资60多亿元,造林900万亩。计划用十年时间搬迁22万户、88万人,三年来规划建设了768个集中安置小区。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汉江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标准,空气良好天数始终在350天以上。
     
          在安康市政府召开的汉江水质专项保护行动会上,安康市市长徐启方更是庄严承诺:“保护汉江,不但是重大的政治责任,更是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徐启方说,保护汉江不在于一朝一夕,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在工作中提出守水有责,这个责不仅是对上级负责,也是对发展负责、对民生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有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铁的手腕、铁的精神,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确保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蓝天!”
  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梁志坚 坚持12字方针保一泓清水北上
            2014年11月26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召开了“护水有责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新闻发布会。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梁志坚说,安康市坚守生态环境保护政治使命与责任,坚持“护水、增绿、治污、移民、兴业、富民”十二字的方针,紧紧咬定“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上”的目标,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组织、扎实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水质保护工作。多年来,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地保持在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水质达标合格率稳定地保持在100%。
     
          “安康市大规模开展点源治理,累计关停‘两高’企业300余家,实施26个矿山尾矿治理、54个工业污染治理和145个节能技改项目,一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废水治理设施建成并发挥效益。”梁志坚副市长答记者问时掷地有声地说,为建立“护水有责”的长效机制,安康市明确了市县政府是辖区汉江及其直流水质保护的责任主体,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
        安康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邓军 保护汉江水质比啥都重要
                在采访中,安康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邓军表示,安康的水源涵养与保护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源地在哪儿这个问题不重要,沿线所有的群众要如何保护好这一江清水、利用好这一江清水,这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如何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问题,邓军称,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比如关停的这300多家企业,使安康每年大概要减少产值300亿元,但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讲,也要不断地调整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安康在初期确实也付出了代价,作出了牺牲和努力,但是在国家逐步规划建设跨区域发展的大前提下,这些代价也会成为安康未来循环发展的一个新动力。”
     
          为从源头上进行保护,安康加快了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推动“飞地经济”建设。作为汉江出陕断面的白河县跳出地域限制,在安康市高新区、恒口示范区规划的6260亩土地上进行投资兴业建厂。
     
          迁入恒口示范区规划修建的移民小区后,罗英才等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为护水搬离了原居住地,虽然作出了一些个人牺牲,但想到京津两地人民能喝上甘甜的汉江水,就觉得很值。“再说了,政府近年来也陆续建设了好多移民避灾小区,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应有尽有,比原来山上的‘穷窝’好数倍,在这里既住得好还可在家门口上班赚钱。”
  安康市环保局副局长阮英斗 江河沟溪实行“网格化”管理
            11月24日,记者跟随汉江水质保护媒体采访团一行,一路见证了石泉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陕西天成丝业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及紫阳县汉江段视频监控系统规范化运营运转。尤其是紫阳县利用3G移动视频监控沿江6个集镇75公里的视频画面让所有记者为之震撼。
     
          在石泉县城区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车间,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褐黄色的渗滤液如何经过层层工序变成透亮的清水。工作人员举起经过净化的清水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水除了不能饮用之外,清洁、灌溉都可以,我们平常就用这水洗澡!”
     
          石泉县水保站站长刘强告诉记者:“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弃,生活污水直排,长期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累积等污染水质现象,坚持坡面、农田、河道、村庄、农村经济‘五同步’,污水、垃圾、改厨、改厕、河道生态化治理‘五位一体’,让家家户户排污管道统一流入主管道中,再流入具有生物降解作用的人工湿地,经过层层过滤和沉淀的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以上标准后直排汉江。”
     
          安康市环保局副局长阮英斗告诉记者,为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安康对江河沟溪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定河道、定河长、定范围、定目标、定考核和竖立公示牌,注明责任人、责任区域、投诉电话等措施,夯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记者手记
     
          目前,安康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跟进全省步伐、缩小与全省全国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安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安康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绝不是限制发展!作为水源涵养区的安康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安康的责任和使命,安康既要护水、增绿,还要治污、移民,更要兴业、富民。当前安康,“保护汉江、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已成为社会共识,“保护绿色家园,共享碧水蓝天”已经成为300万安康人民的共同目标。安康护水,正在进行一场全民攻坚战……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安康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战略,这将是安康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行动纲领。全市人民将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循环发展的大路上奋力前行,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裕的新安康,努力使秦巴腹地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开出耀眼的花朵,结出更大的硕果。安康,正在走出一条统筹兼顾的生态产业转型之路,正领跑全省的“生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