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传播国学教化乡邻

14.12.2014  13:46

  合阳老人李琪,退休以后在自己家办黑板报、用宣传板做文化墙,宣传传统文化,一时成了邻居眼里的“另类”。不过,经过五年的努力,他家已经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知识学堂了。

  75岁的李琪是合阳县城关镇水车头村2组村民,他告诉记者,2009年退休已经十几年的他,看见现在村子里的娃娃不听话,婆媳关系也不是很和睦,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就琢磨着做个啥事给改善一下。思前想后,爱好文学的他就想起用传统文化来教育大家。

  随后,整个家就成了他的练兵场。墙上,柱子上凡是有点空白的地方都被他写上《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文化知识。他还特意在家门厅正中位置贴起了孔子像。记者注意到,在院子中间建有一个“琪德亭”,亭内石桌凳,南边亭柱两边写的是;“育我之德在于行,纠我之行在于德”,这些摆设,在农家院里倒也显得有一番趣味。

  他还特意在大门外门房墙上用漆刷了一块黑板,在上面办黑板报,从2009年到现在,他自己办的视角生观黑板报,已经连载了221期,上边用粉笔写着最近的新闻,也有自己编写的顺口溜等。“快的话三四天换一次,慢的时候七天或者十天更新一回。”李琪告诉记者,“内容有从报纸、杂志上摘抄的,还有一些自己编写的。”“简单、上口、通俗,为了宣传嘛”,李琪笑着说,那些免费给行人发放《弟子规》,也都是他自己掏钱印的。平时还给村里的中小学生免费教毛笔字,讲传统文化。一年在家里搞两次文艺演出,国学宣讲赛,“现在村里的风气也变得好了。”他说。

  一位姓王的村民告诉记者,一开始村里人都不理解,一个老汉不好好在家待着,弄这些,还自己掏钱,“真不知道图个啥”,不过,他也承认,现在李琪家已经成了村里的一个知识学堂,村里人没事就去转一转,看看黑板报上又上啥新闻了,倒也是村民的一大乐趣。

  记者郑晗 通讯员成三顺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