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陕西60万人通过旅游业脱贫

11.12.2015  09:21

      记者昨日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共有60万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5%。旅游业的精准扶贫正在成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脱贫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着力增强吕梁、秦巴和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促进了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把旅游扶贫纳入全省旅游工作统一部署,并从法制层面加强引导,对革命老区和秦岭、巴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持资金和政策作出明确规定。 
        推进项目扶贫是我省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基本举措。积极开发秦巴、吕梁、六盘山片区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区,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支持南郑黎坪、留坝紫柏山、商南金丝峡、柞水牛背梁、镇安塔云山、佳县神泉堡、延川梁家河等提升旅游道路、标识等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了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项目200多个,累计投资达到3亿元。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取得了直接成效。依托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等工作,指导连片贫困区发展旅游业,每年安排乡村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10个贫困县完成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建成了79个旅游特色名镇、12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农家乐达到2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3万人,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组织全省23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对31个扶贫试点村进行结对帮扶,按照“一村一色”和“一村一特”发展标准,为贫困村定制旅游发展规划。 
        通过创建高A级景区,有效提升了扶贫片区旅游环境与服务质量,扩大了游客规模,增加了综合收入。目前,扶贫片区A级旅游景区达到81家,商南县金丝峡景区今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实施强势宣传促销,将贫困地区旅游宣传纳入中国旅游日、春季大营销等大型宣传促销活动中,积极组织片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促销宣传,依托农高会、村游网等平台加大对我省扶贫片区的乡村旅游线路、示范村、精品农庄的宣传力度,提高了贫困县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今年还为乡村旅游经营户实现网上预订和销售打造了村游网电商平台。同时,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组织150名贫困村干部参加国家旅游局培训班;每年在汉中、安康、商洛等市举行乡村旅游送教上门活动。近年来共培训7.9万余人,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为进一步发挥好旅游行业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旅游行业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对象,以服务和开展乡村旅游为渠道,实施旅游精准扶贫,计划到2020年,实现70万人通过旅游脱贫。

 

      (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