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教体局“三个常态”“四个突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2.01.2015  18:07
            2015年,金台区教体局及时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全区教育工作“三个新常态”,即以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载体,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新常态;以项目建设和内涵提升为引擎,造福金台百姓、发展优质教育成为新常态;以“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行动和“优质教育普及行动”为抓手,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新常态,在均衡配置、优化师资、创新发展、规范管理等方面聚力“四大新突破”,全力打造金台教育升级版,全面引领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在均衡配置上实现新突破。 2015年,该区教体局将紧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城区以新建、改造为主,农村以强化配置为主,以标准化为学校建设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2015年内,该区将建成投用城市公办幼儿园2所,建设教学综合楼2栋,新建学校1所,加固改造学校1所,教育项目投入将继续保持两亿元水平。 一是 启动东风路高级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为整合普通高中资源打好基础。 二是 建设代家湾小学综合实验楼,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是 建设新福园小学,力争2016年投入使用。 四是 卧龙寺中心幼儿园及新车站幼儿园高质量开园,增大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量。 五是 接收金河尚居小学及幼儿园工作,配足配齐师资设备。             ——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在优化师资上实现新突破。 该区教体局将以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主要载体,推进师资交流,让“好教师”遍布城乡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一是 结合正在进行的大学区制改革,以短期、阶段性交流互助为重点,发挥短平快的优势,促进教师校际间流动教学,使学科名师、优秀教师为区域学校“共有”。 二是 打造区内人才培养高地,充分发挥列电中学、石油中学等优质学校在青年干部和教师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区内部分学校拟提拔干部及部分新任教师交流到任职任教,进行“克隆式”培养,使其迅速成长起来,担当重任。 三是 大力培养农村本土人才,坚持把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立志扎根农村的青年教师培养选拔上来,安排到校级领导岗位上锻炼,促其静下心、扎下根,善工作,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是 做实交流轮岗,从城区优质学校选拔中青年校长和优秀教师到城乡薄弱学校交流任教。严格最少一年的交流时间;强化交流人员考核和考评机制,在职称职务晋升中优先考虑,形成制度导向,全面带动城乡薄弱学校发展。 五是 继续实行新招录教师交流制度,凡是新招录教师(除高中教师外),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5年后方可申请调动,解决农村学校“青黄不接”问题。 六是 进行名师交流,组建名师交流团,将每年评选出的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组织起来,送教下乡,指导农村及城区薄弱学校开展教学及教研活动,提升整体水平。             ——做大区域优质资源总量,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 创新德育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总要求。结合“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行动,细化“让生命充满爱”金台德育主题,将养德、润德、育德、立德、蕴德系列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师生文明素养,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二是 创新发展模式,做大优质资源。瞄准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增量目标不动摇,推进大学区改革纵深发展。以大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资源运筹与质量管理一体化的学区教学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一方面,要完善学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以学区长为核心形成大学区管理指挥中心,以学区校教学校长为主要成员形成大学区师培与教学管理中心,组织学区骨干教师成立大学区学科教研组,推动带动城乡薄弱学校发展。另一方面,按照校内教研抓规范,学科教研促提升,学区教研促共享的思路,形成学区教研新模式,促进学区内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大学区发展模式,在“共思”、“共行”、“共进”中提升学校发展品质,丰富教育发展内涵,促进带动学校优质发展。 三是 正视发展短板,赢得发展主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列电中学等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发展初中教育。指导十里铺中学保持和发扬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支持金台中学校园足球保持全市领先,发挥龙泉中学资源优势,引导各具特色逐步做大。另一方面,要着力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主动适应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新趋势,组织高中校长和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提升水平;力争金台高级中学年内正式建成省级示范高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资源整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石油中学;办好卧龙寺中学体音美特长班。 四是 创新教育科研,催生教育活力。把校本研修作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健全“区教研室——校际教研共同体——教研组”三级校本研修网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专业引领为龙头,以多样活动为载体,研究教学、会诊课堂、提升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在规范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细节决定成败,管理成就未来,教育管理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力保障。 一是 努力弘扬先进办学理念。从转变校(园)长的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校长论坛、专题讲座、进修培训等,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引领学校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别要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杜绝“小学化倾向”。 二是 全方位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关注细节、纠偏提质,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三是 全面夯实教育管理。以精细化和规范化为重点,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突出绩效工资考核、目标管理考核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端正教师的从教行为和学校的办学行为;突出依法监管,管理和服务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宝鸡精神为核心,以“一校一品”为目标,以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按照“理念先进、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效果显著、师生认同”的建设思路,推进全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文/任炜 杨敏)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