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正式进入“三伏天” 未来一周持续闷热高温

13.07.2015  15:23
陕西正式进入“三伏天” 未来一周持续闷热高温 - 古汉台
来源: i3.tobei.cn

7月13日, 陕西 将正式迎来“三伏天”,最热的时候来了。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3日)正式入伏,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便应景来袭。预计,今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 关中 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将达39~40℃。

今日我们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意味着对抗高温、潮湿、闷热天气的持久战即将拉开。今天西安最高温仍在35℃,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

昨日气温创下入夏新高

昨日,在烈日炙烤下,我市俨然有点像个大火炉,将身在其中的人们烤得有些晕头转向。午后室外的行人都步履匆匆,躲避着烈日的威力。不少网友在网上调侃:“西安的大街上已经可以随时烧烤了,大家可以准备好鸡蛋、土豆开烤了。

昨日上午9时,西安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日,我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提醒相关部门及市民朋友注意防范。

昨日,我市气温创下了入夏新高。截止到16时,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西安城区35.0℃,高陵35.4℃、临潼35.4℃、蓝田35.2℃。

今年三伏天比去年多10天

今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了10天。7月13日开始“初伏”,7月23日入“中伏”,8月12日入“末伏”,8月22日“出伏”。俗话说“热在三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为何三伏天是最热的?据气象专家介绍,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会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今日最高温仍在35℃

今日我市高温将持续,明日将会有阵雨,但气温仍高。今天白天,我市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5℃;今天晚上到明天,阴天转阵雨,气温将在23~33℃;15日阴天转多云,气温将在21~32℃。

近期气温较高,午后市民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入伏后,天气炎热,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喝些绿豆汤、菊花茶等消暑汤水。注意早睡早起,午间要适当休息。

未来一周高温持续 闷热或成主旋律

数据显示,12日白天西安的最高气温徘徊在35℃上下,但因为在前一天有部分乡镇出现了小阵雨,所以仍然让人感觉很闷热。

据统计从11日开始,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0℃,但35℃始终向一个无法逾越的温度高峰,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能打破,最高的也不过是 安康 的旬阳和渭南的华阴都达到了34.5℃。

而随着夏天进一步深入,未来三天除陕南局地有阵雨外,全省晴天间多云。14日受新疆东移低槽影响,全省云量增多,陕南部分地方有阵雨,13日气温或会达到顶峰,将会有多地突破35℃大关。

15日,陕北、关中多云,陕南阴天,部分地方有小雨。16日,全省阴天,关中、陕南有小雨。17-19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预计下周平均气温,陕北、关中北部22~24℃,关中南部、陕南24~26℃,与历年同期比较属正常。

13日正式进入“三伏天” 最热的时候来了

根据测算,从13日开始将正式进入“三伏天”,而今年由于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所以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常要多10天,一共是40天。

气 象专家解释,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 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 称为三伏。

而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气象专家表示,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往往是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会有一种“蒸笼”的感觉,因此市民朋友要注意避暑,高温下的工作人员应缩短连续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