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

14.06.2016  20:28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推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原县大程镇大程村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以农村集体“三资”有效利用为纽带,借力村级集体经济优越性,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一、舆论造势纠正偏见唤醒广大农民开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

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下,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水涨船高的对应关系。一般说来,集体富,村民富;集体穷,村民穷;集体空,民心散。这一点无论是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还是集体经济脆弱的村,都能得到印证。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因此,我们通过远听华西村,近看袁家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具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愿望。并用政策文件向广大农民清楚地表明,不会再出现像过去那种个别人说了算,肥了少部分人的集体经济,而是要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政策支持财政扶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原县综改办根据《省市综改2016年工作要点》,及时制定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暂行办法,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同时担负起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的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职责,积极帮助试点村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发挥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整合,解决集体经济贷款难、税收负担重等问题,确保一些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集聚效应,确保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三、壮大基础改革创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越做越好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三原县大程村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保留了部分集体资产,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一直发挥着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功能,如对集体土地进行发包租赁、收取集体提留(农村税费改革后这项职能已不存在)、集镇管理费、抽水站承包费、为家庭分散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进行集体积累等经济活动。我们通过改革创新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创办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创办经济实体,把农民增收与集体增利结合起来,探索“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将集体土地在公司(包括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 、引资客户中入股进行合作,集体和农户参与分红,如创办草莓采摘园,使农民种植收入与旅游观光收入结合起来。

二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集体资产资源,为集体增加收入。积极招商引资,用土地、仓库等资产入股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如商业街开发,仓储物流库建设等。

三是与有关服务部门共同经营特色项目,增加集体长远利益,如大程村依托关中环线地理位置优势,准备建设大型服务区,并带动村内美食街开发。

四是强化资金管理,按照村财村用乡监管的要求以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有效地监管方法,严格“三资”管理,压缩集体开支,达到节支增收。

四、培养人才凝聚基层为村级集体经济腾飞助力

1、农村改革多年来,尽管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才大量流向大中城市,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造就了一批立足农村、发展农村的现代农民。一方面,随着大程村早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了原有的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和提升了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现代农民的形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三原县大力引进大学生村官,各部门下派驻村书记和包村干部,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身本领过强、作风过硬的带头人和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目前,在集体经济实力弱的农村,党员年龄偏高、文化水平较低,党员干部队伍不稳定,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比较普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限制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因此,三原县综改办在基层村干部日常管理中,要求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合作组织的干部,要由具有献身精神和开拓精神、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担任。有了好的基层团队,才能拧成一股绳,凝聚起来办大事,为村级集体经济腾飞助力。

陕西艺术幼儿园新学期伊始全员开展内控培训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工作安排,财政厅
旬邑县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为完整地反映我县政府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状况,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