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故事 | 我在城里安了家

28.06.2022  10:11

  在城市中,往往能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披“黄色战甲”,头戴红色安全帽,肩负着一个家庭的责任,在钢筋水泥间忙碌,用汗水筑起了城市“新高度”。

  6月13日下午2时许,太阳炙烤着大地,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路、团结路东侧的人行天桥下,车辆来回穿梭,超博套着安全绳,头戴遮阳帽正在进行梯道立柱安装,身上的工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夏日炎炎,王彦森在工地进行电焊作业。李石摄

  “中了,可以插电了。”打完膨胀螺丝后,曹超博喊着工友进行下一步操作。顶着烈日,他站在天桥上咕咚咕咚大口饮着凉白开。

  曹超博今年21岁,家住河南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高中毕业后出来务工,有一个姐姐在郑州某高校上研究生,父母在乡务农。

  年初,曹超博在自己家乡的小城市按揭了一套房子,每月有3000元的房贷。他说:“离家近,照顾父母也方便,我不会种地,农村是回不去了,城市才是归宿。

  工作三年,曹超博也曾羡慕北上广的繁华,想在写字楼谋一份体面的工作,可用人单位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文化程度不高,找工作不容易。”曹超博说。

  曹超博在天桥上工作,热了喝一口凉白开。李石摄

  回忆起第一份得来不易的工作,曹超博记忆犹新。

  “要不先让我留下来工作一段时间,不要工资行不行。”经过和老板的“软磨硬泡”,曹超博终于在北京一家汽车修理店找了一份“”薪水的临时工作,就这样开启了近一年的北漂生活。

  从北京到郑州,从郑州到咸阳,从修理工到技术员,曹超博辗转多个城市,换过数个工作。“我只是想通过努力成为一个城里人。”曹超博的眼里有了光,如今的他,终于离这个“小目标”越来越近。

  相较于曹超博在城里安家的“小目标”,他的堂弟曹雪松才刚刚开启自己的奋斗历程。

  今年刚过20岁的曹雪松跟着堂哥来到城市,“我们家在一个镇上,过年走亲戚,听他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就想跟着闯闯,长长见识。”曹雪松说。

  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还是让他很满足。和哥哥不同的是,曹雪松每月要给家里上交3000元,贴补家用。

  “姐姐还在念书,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都需要花钱。”曹雪松稚气未脱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丝成熟的味道。

  “今年过年,我给父亲买了一条好烟,饭桌上,他夸我长大了。”曹雪松高兴地说,半年来在师父的指导下,他已经学会了看图纸,也能干一些技术含量稍高的工作。

  在工友眼里,曹雪松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进步最大的地方就是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

  “该回去吃饭了。”下午6时许,曹超博兄弟俩的专配“厨师”来喊他们吃饭。

  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大伙在一起用晚餐。李石摄

  和兄弟俩一样,工友曹昱煜和王彦森也是河南人,二人均已年近五旬,妻子在老家照顾父母,孩子在家乡念高中。

  他们四人在一个班组,工作上两位老大哥指导两个小老乡,平日里照顾他们的生活,兼任“厨师”角色。

  他们租的宿舍是一套两室一厅的住宅,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如今住宿环境好多了,暖气空调,冬暖夏凉,我和老王一间,他们兄弟俩一间。”曹昱煜说。

  相较于两位老大哥设施简单的卧室,曹超博兄弟俩的房间里多了一些时尚元素,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摆放有序。

  曹昱煜给几位工友做饭。李石摄

  一盆番茄炒蛋、四碗米饭是他们简单的晚餐。用餐之余,两代外来务工者其乐融融用家乡话拉着家常。虽然他们年龄相差悬殊,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晚餐后,脱去沾满泥污的工服,曹超博兄弟俩换上时尚的T恤、短裤漫步于古渡廊桥上。

  “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华灯初上,曹超博和曹雪松哼唱着钟爱的歌曲,望向咸阳湖两岸的万家灯火,踏着夜色慢慢向前走去,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平淡的生活辛苦但也幸福,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你好,香港》 邓炳强:只要国家需要 我义不容辞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西安网
“邻”距离动起来!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未央分区赛激情开赛!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