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春意浓 食药监管忙
http://epaper.sanqin.com/sqdsb/20160310/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三秦大地,春意盎然,在经历过猴年春节食品药品监管的“战役”之后,全省食药监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休息,因为食药监管时刻不能放松,在全省中小学开学之际,他们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下发通知,开展2016年春秋两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市也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监管活动。
存在隐患“小饭桌”坚决取缔不留情
陕西省食药监局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决定在春秋两季开学后,分别在3月和9月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该局要求地市食药监管部门,指导督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人,认真落实进货查验以及查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等。组织召开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类“小饭桌”经营者会议,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保障食品安全能力和主题责任意识。
证照方面,省食药监局要求认真核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情况,是否存在不具备条件后未及时注销许可证等问题。对未经许可从事餐饮经营的,严格查处。并且推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大力实施“明厨亮灶”工程。
省局要求专项整治不流于形式,开学之初一定要迅速对辖区内食堂,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和各类“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清洗消毒、用水卫生、设施设备养护等情况。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责令整改,并将有关情况通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整改不到位的,会依法严肃处理。整改后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学校食堂必须停止供餐,“小饭桌”将坚决取缔。
此外,部分重点项目也在此次专项整治范围之内,首先是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此外,除高等院校以外,其他学校严禁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四季豆),严禁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专项整治期间,省食药监局将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法,深入基层、深入校园进行监督检查。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作为,情况不报告,问题不解决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并全省通报。
狠抓校园食品安全 校外也不放松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十分重要,校园周边也不能放松警惕,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西安市青年路食药监管所采取有力措施,内外结合抓重点,多部门联合,确保学生们吃得放心。
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开学后,青年路食药监管所联合街办、公安、城管执法对青年路小学、23中、44中等周边5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治。主要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持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以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餐用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少数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明、部分单位采购未索证索票、台账记录不齐全或无台账记录、餐具消毒保洁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都悉心指导,通过现场纠正、出具现场检查记录、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等措施,要求予以整改。
此外,青年路食药监管所对辖区内十四所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各食堂提前做好供餐准备,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不出任何隐患。开学以来,青年路食药监管所先后组织集中整治4次,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60余户次,检查组织校外托餐场所星级评定64户,通过多次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督促各食品经营单位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安全操作规范,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净化了学校周边的餐饮消费环境。
延安检查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
为全面保障广大莘莘学子和城市建设者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安排了该市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细致排查和消除每一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为群众撑起食品安全“防护伞”。
除了落实省局的通知,开展学校开学食品安全大检查,保证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外,该局还开展了工地职工食堂食品安全检查,保障施工期间食品安全无事故。目前,该市各类工程建设相继开工,为保障好工友们的饮食安全,各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建设工地食品安全负责人提前进行集中约谈,组织执法人员对职工食堂各个环节食品安全控制情况开展细致检查指导,重点对公路建设等偏远郊区施工单位的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未开通自来水区域的职工饮用水源进行抽检检验,保证日常用水安全;加强对工地食堂食品采购、库房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消毒等方面的安全控制,指导做好食品留样管理工作,对新开工的建设单位,积极做好职工食堂许可审查工作,对工期较短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制度要求,办理临时许可证,为后续监管奠定良好基础,切实保障好城市建设者的饮食安全。
汉中从“一碗面皮”监管多个品种
汉中面皮是当地传统小吃,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对汉中面皮“情有独钟”,在油菜花即将盛开的季节,汉中面皮也将迎来销售旺季,为此,汉中市食药监管部门将继续以“一碗面皮”为切入点,控源头、促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汉中面皮基本的原料是大米、菜油、辣椒、豆芽。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方“地沟油”、“毒豆芽”、“苏丹红辣椒”、“陈化粮”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给汉中面皮的品质及商家经营带来不小的隐忧,引起群众对餐桌安全的担忧。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汉中食药监局通过“一碗面皮”监管,积极探索食品安全“品种监管”模式,促进了食品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已实现由单一品种的监管向全部层次的监管延伸、覆盖。
为确保汉中面皮品质优良、原料安全,汉中市食品监管部门从源头对生产面皮的各类原料进行“品种监管”。首先对大米生产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学校食堂、粮食收购储存企业等开展专项监督管理,重点检查碾米厂购进的稻谷原料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及进货查询制度,是否使用“陈化粮”生产加工食用大米,是否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是否存在用石蜡、添加香精等手段加工“抛光米”行为。
鲜嫩适口的黄豆芽是汉中面皮必需的配菜,监管部门制定出台了《豆芽及豆制品质量及溯源安全制度(试行)》等一系列新规,通过对豆芽生产、运输、经营、流通和消费等全程监管,实现食品全过程可追溯,确保群众买到安全豆芽。
近年来,汉中从管好“一碗面皮”入手,不断改革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连续打响了捍卫餐桌食品安全的多个战役。在对面皮监管的同时,还在中心城区试点开展了对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监管;通过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产品严格检测的方式,建立完善的产品准入、准出机制,以“品种监管”倒逼本地食用农产品、养殖环节整体把控和提升产品质量,基本控制住了全市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入春季,汉中旅游迎来高峰期,该局将全力监管,确保游客及市民吃得放心。(张亮 张江涛 赵梦欣 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