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回来再次陷入丧母之痛

07.04.2015  01:38
核心提示: 母亲今年才整整61岁,我装修好房子把她从老家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不到2个月就去世了。前两天上完坟回来,直到现在,一闭上眼睛就会出现母亲的身影,这种痛苦实在难从内心走出呀。”家住东大街的秦先生说。昨日,针对清明节后同样存在丧亲之痛的市民,西安南郊某大型医院精神科王教授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快走出阴霾。

“母亲今年才整整61岁,我装修好房子把她从老家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不到2个月就去世了。前两天上完坟回来,直到现在,一闭上眼睛就会出现母亲的身影,这种痛苦实在难从内心走出呀。”家住东大街的秦先生说。昨日,针对清明节后同样存在丧亲之痛的市民, 西安 南郊某大型医院精神科王教授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快走出阴霾。

上坟回来再次陷入丧母之痛

高新开发区某企业中层秦先生2014年底,贷款在东大街买了一套二手房,简单装修了一下,把由于上学、毕业打拼分离十多年的母亲从老家接过来,想着让她快快乐乐的安度晚年,可就在今年1月份,才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不到2个月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离世,突如其来的丧母之痛让他难以接受。可以说,自从送“走”母亲至今,他一直处于悲痛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基本上有所好转。4月3日,他专程回到老家给母亲上坟,瞬间又再度陷入悲痛之中。回到西安后,尤其一听见别人提起“清明节”和“上坟”,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那种痛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他真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出这种阴影。

清明节后“抑郁患者”增多

针对秦先生的这种情绪,记者昨日采访了西安南郊某大型医院精神科王教授,他说,丧亲之痛,是人的正常表现,尤其是节日期间、特别的日子或者清明节,是人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每年清明节后,他都会集中遇到情绪极度低落和精神短暂抑郁的患者,这种悲伤,是人面对生活中可能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自然反应。但如果不能及时走出来,久而久之就会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接下来,交杂着不安、愤怒、怀念、悔恨的情绪席卷而来,巨大的无助感就会把人吞噬,让人悲伤到难以承受。

从五个方面走出“清明节之痛”

王教授说,像清明节后的悲伤情绪,在最新的诊断标准中,这种反应已经和抑郁状态的诊断统一起来,只有接受心理治疗或辅导的,积极面对生活,才可以逐渐走出阴霾。他建议存在这种心里应激情绪的市民,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尽快走出“清明节之痛”。

第一要向合适的人倾诉,把悲痛发泄出来,通过善意的安抚来缓解不安和孤独。第二,让生活规律起来,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一定会打乱正常生活节奏。安排一些计划,让自己规律地作息和生活,在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努力中让你达到的某种成就。第三,关于睹物思人的旧物要不要全部收起,鼓励自己从过去中走出来,让旧物成为曾经的一部分,多想想美好的回忆。第四,告诉自己,失眠、食欲不良、视物不清等等身体症状,和极度低落的心情一样,都是暂时的,都会慢慢过去。第五,请求外界的帮助,不要羞于询问别人,或者向医生、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求助,同时通过服用抗抑郁药物和接受心理咨询服务,让自己能更顺利地度过这段人生的低潮。

本报记者 赵丽莉 实习生 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