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却的佳县红枣记忆

17.11.2014  22:00
不可忘却的佳县红枣记忆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许浚口述 孙庆忠整理

红枣之乡的期盼

对于佳县如何发展,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人家说我是懂经济、会管理,但是到了真的用武之际,自己却深感力不从心,好像什么招数也使不出来,甚至连一个好思绪也没有,成了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心里很是着急。

作为一个县上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全面铺开工作,但要办的事自己好像把问题吃不透、拿不准。连自己都感到很不靠谱,还怎么去发号施令呢?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老父亲常告诫我的一句话:“人贵在要有决心,人松心不松,心松嘴不松,一个负责人一松就松一群。”正好又收到我五叔父的来信(五叔父许集山,1935年入党参加工作的老党员、老领导干部),他在来信中教导我“要把压力改变为动力。要沉稳,不能慌乱。做到不求一时乱拍手,但求将来佩点头”。是老人家点破了迷津,使我心中豁然明朗起来,要把改变佳县面貌的一片热心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不能光靠一时的感情冲动来解决问题,必须做到理性化,必须能够理智起来,要做到系统化、条理化。

有一次去见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他上小学时是我的学生,我请他来佳县作一番调研并帮助我制定一个佳县发展战略。他没有推辞,联系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诸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王凤慧、武红麟、方修琦、王静爱等20多位年轻教授和专家来佳县走遍山山水水、乡乡村村,深入调查研究,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形成了《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研究》这本书。本书专门讲述了佳县发展战略,我把这个发展战略浓缩成为了一句话,即“南烟北牧中加工,黄河沿岸枣树林,抓交通促流通,瞄准神府煤田当后勤”。有了这一研究成果,也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我坚定地认为要想让佳县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改变佳县交通不畅的问题。

为了鼓起大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我指出,流通活跃不起来的问题是交通闭塞,并狂言说大家看,上海有什么地下矿产资源,但是上海有海、陆、空四通八达的交通汇集成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心,上海能在发展中综合各种优势形成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使上海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老大,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佳县当然不敢和大上海作比较,但是要撬开佳县这个死胡同,那就要改变这种落后的交通状况。佳县被黄河一堵,谁也来不了,谁也出不去,哪还能谈得上什么发展和开放?

在历史上铁佳州被人称赞是“易守难攻”,但几千年过去了,时代变了,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期,要走出家门,开阔眼界,招商引资,搞活市场,不改变交通现状是不行的。于是,我们就有了要在黄河上修大桥的想法,这才是佳县发展最关键的工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佳县更穷,能不能在佳县修成一座黄河大桥还只是我心中的一个想法,暂且不说,但全县的工作要同时作出安排和部署才行。我思前想后提出在佳县发展红枣,许多人都摇头,他们说:“那红枣我们太熟悉了,遭大灾后,人们饥饿难忍,看到树上有枣哪管什么成熟不成熟,摘下来就吃。也不管好吃不好吃,总比饥饿好受些。那时候红枣确实起到过救命的作用,要说发展经济靠红枣怕是不行的。

在讨论中有一位老农民讲起了铁杆庄稼、救命树的故事。他说,这既是对红枣的夸奖,又是困难时期人们能够活下来的经历,这是现身说法,又是经验总结。陕北大旱成灾,佳县更是土地劣质,经不起大旱。每遇大旱佳县灾情最重。在那一眼望去一片荒凉、赤地千里的佳县大地,唯有红枣能经得起干旱的考验,显露出一片绿油油的美景,因此红枣被美誉为“铁杆庄稼”。说起救命树时,那位老人家更是讲得入情入理、打动人心。他动情地说,在大灾之年渡过后,佳县人民惊喜地发现,哪里有一片红枣树,哪里就能少饿死许多人。

在旧社会那种暗无天日的年代里,老百姓一遇大灾不是逃荒逃难就是饱受饥饿。在那人吃人的社会里,饥饿成了最难熬煎的大难,在饥饿实在难熬的情况下,草根、树皮等只要能吃的都成了人们填饱肚子的食物了。枣树发芽就能结果和枝叶无毒均可食用,当然成了首选食物,那么一旦看见了有红枣那还不是成了一种罕见的珍品。人们说:“一粒黑豆能爬半面坡,一颗红枣可救命。”就是褒奖红枣和黑豆的营养价值高。

通常情况下,佳县人把红枣连皮带核一块搅碎掺拌在秕谷糜糠等物中一同加工磨碎食用,当地群众把这种食物叫枣炒面。人们上山劳动、野外拦羊放牧、小孩上学、赶牲灵打工外出都以它携带方便常吃常用。那么渡灾荒佳县人当然选枣炒面为上好食品。它也还真的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人们称其为“救命树”。

在讨论中人们一边夸赞红枣的历史功绩,一边又说,靠那微不足道的红枣来扛起富县富民的大工程怕是靠不住的。

抓发展红枣当然没有开办煤矿挖煤致富来得快。在讨论中我说:“大家都知道榆林是中国能源化工基地,唯独佳县地下没有任何资源可供开发。佳县如果也有煤,那我们就和神木府谷不是一样可以去挖煤嘛。”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点煤都没有。佳县政府一共办了三个煤矿都在外县(榆林、米脂、神木各一个),那都是逼出来的,有什么法子。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有金矿、银矿,我们可能连挖什么煤矿也看不在眼里了。

种红枣是佳县人的一种优势,加上大家对红枣的熟悉,那么一般性的技术问题就可以算是普及了。大家不是在学习焦裕禄吗,看一看人家兰考县,开始就是发现了那么几棵泡桐,焦裕禄就认定泡桐在兰考有适应性,可以大发展。那么佳县为什么就不能发展红枣,为什么不可以大力开发利用红枣脱贫致富呢?

向红枣致富路行进

佳县地处黄河峡谷北岸,土地贫脊,沟壑纵横,人们说的石山戴土帽、胶泥夹石砲的土石丘陵沟壑区,是属陕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当地群众说这里十年九旱九成灾。地域偏僻,环境恶劣,已探明的地下资源至今没有任何一项可供开采的价值,经济落后,财政极度困难。面对现实,要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从何入手,如何引导农民开办一项有商品价值的产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家别的县早都提出要飞速前进,跨越式发展,佳县怎么办?

发展红枣业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富民兴县,快速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发达的有效途径。

依靠专家进行科学论证是当时的时尚,在关键时刻,还是再请“高人”来指点。1994年,我邀请杨凌袁海珍等十多位农业专家来佳县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发展53万亩红枣产品基地是可行的,只有加快发展红枣商品基地建设规模,开发红枣系列化商品,就可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不仅能带动商品基地的崛起,也可促进农业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专家们的论证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形成的报告汇集成《佳县红枣商品基地建设研究及规划》一书。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王双锡的题词是“发挥红枣资源优势,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分管科技教育的副省长范肖梅的题词是“加快红枣产业基地建设,走依靠科技奔小康之路”。还有省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梁玉昆、省科委主任孙海鹰等领导都认为这一本书为佳县找到了发展方向,并愿予以帮助和支持。

当然要是讲红枣,我不是行家里手,也不是专门研究红枣的科技人员,顶多说也只就是,在佳县工作时间长了,做县长、县委书记十多年,所见所闻的关于红枣的事情和机会多了,时间长了。当然在工作中和专家们一块研究红枣,解决发展红枣存在问题的过程中,也让我学到一些相关红枣的知识,加上自己在实践中勤于摸索和体会,这也算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后来也还真的被众人说成是佳县发展红枣的专家了(是土专家),也还曾在县、市、省直到中央的一些扶贫工作会议上,都作过红枣专题经验介绍,后来调回到市里,工作任务是主抓发展红枣,退休后任红枣协会名誉会长,红枣和我有了一种不解之缘。

那些难忘的枣乡记忆

佳县人民忠厚淳朴,勤劳勇敢,在战争年代,英勇杀敌,前仆后继,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947年毛主席及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转战陕北期间,在佳县16个村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同年10月17日,毛泽东主席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不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办事情、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干事业必备的先决条件和基本素质。我们给群众办事,不宣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发动群众,不发现和不挖掘群众中潜藏的那种巨大智慧和力量,那难免会是纸上谈兵,要不就是强迫命令,那只会成了在少数人之间唱独角戏,难以见效,还能把红枣这样的宏伟大事业办成吗?在群众中讲传统、讲优势、讲有利条件,是为了唤起大家面对现实、从实大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大家的创造性,反复征求意见,从而还能反过来再完善决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首先是让群众总结红枣在佳县落脚生根发展的历史。我们选定在朱家坬乡泥河沟村的千年枣树园召开现场会,那些三人合拢抱不住的千年大枣树,仍然每年产枣100多斤,活生生的眼前事实,大大地教育了干部、说服了群众,大家感受到了红枣在佳县千百年来所作的巨大贡献历历在目,激发大家热爱红枣事业,决心学习红枣的栽培技术,进而让红枣更好地为那些热心培植红枣的人多作贡献。

群众说红枣是佳县的铁杆庄稼、救命树,他们老祖先就流传下来一句名言:“听见黄河水响,红枣长得好。”佳县沿黄河170多公里的河岸线,发展红枣大家认定这是优生区,这是老天爷给佳县这一贫困地区留下的脱贫致富之路、生存之路、发展之路。

佳县人称农业区“白菜心”的王家砭乡土地平展,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全县仅有11000多亩水浇地,王家砭一个乡就有8000多亩,乡党委书记李占亮说,红枣既然确定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就应该舍得把红枣种在好地上、水浇地上。他风趣地说:“现在提倡独生子女,如果有一个人,难得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母亲连奶水和一袋奶粉也舍不得给孩子吃,还指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为接班人吗?

距黄河较远的方塌乡书记高生举表态说,他们用国营林场育苗,引进优良品种并在佳芦河流域治理项目搞成的人造平原上,组织群众大会战,来发展红枣产业。方塌乡谢家沟村支书谢海泉大会表态说,他们一个村要发展红枣一万亩。这一下成了全县爆炸性的 新闻 ,全县660个村都像谢家沟有这样的积极性,还愁发展不了53万亩红枣吗?县政协老干部张海厚主动报名到谢家沟村下乡蹲点,保质保量完成好1万亩红枣园的建设任务。

木头峪乡牛圈沟村是全县穷得出了名的穷村,全村120多人,人均仅有不到1亩的劣质土地,支部书记申步科表态说,他们保证每人完成2亩红枣。有人问,你们村人均才1亩劣质地,就是土地全部种成红枣才是1亩,那每人要种2亩,不够的土地从哪里来呢?申步科慷慨激昂地说,他们组织群众垒石造田,向那烂石洼要地。过去烂石洼是害,我们变害为宝,新造地120亩,要求每人垒石造田1亩全种上红枣。这一下打开了全县垒石造田栽枣树的新局面。说也奇怪,牛圈沟村穷得出了名,过去说他们是“吃的熬瓜煮菜,住的崖窑古寨,出门少穿没戴,在家少铺没盖”,连唱秧歌都编他们是穷成了“一家人七口子,一块被子瞎拉扯,盖住头露屁股,睡在炕上还冻脚了”。就是靠他们那艰苦奋斗,种红枣致富,发了大财,几年的奋斗,人均收入猛增到4000多元,成了全县、全省出了名的先进村。副省长王双锡说都像佳县牛圈沟这样的好支书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再穷的地方也可变富。省委副书记蔡竹林热情支持佳县红枣事业,先后8次到牛圈沟村深入调查研究并亲自帮助牛圈沟村及周边几个村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螅镇乡荷叶坪村张继宁更是表示要在垒石造田种枣树上大显一番身手,他动员妻子、儿女吃住在山头,昼夜不离工地,硬是新造石坎梯田15亩,全部种上红枣树。红枣树下种西瓜、芝麻、豆类,他把“垒石造田越造越甜,坚持数年必定有钱”几个字刻在大石头上作为名言时刻激励自己。全县以他为榜样,同时他成了全省劳动模范,县上提拔他为垒石造田种红枣办公室副主任(设在县委),协助县农工部长张生寿负责抓全县垒石造田工作,他的事迹很生动,在全县广为传颂,并多次在县、市里作报告。人们说张继宁既是模范又当干部,种枣还成了万元户,真是一举三得。

红枣专家强国生潜心研究红枣工作,十分投入。他用多种方法防治红枣的各种病虫害,效果十分明显。

在红枣的发展上,佳县县委是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支持的,抽调有文化会管理的红枣专业干部高峰等人组成红枣办公室,负责全县发展红枣产业工作,成绩突出、有目共睹。

悠悠枣香行万里

佳县老百姓说红枣是他们的“铁杆庄稼、救命树”,那是在那极为困难的年代感谢红枣的赞誉。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当然还需在永葆红枣贵冠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地使红枣树成为“摇钱树”、“环保树”、“美化树”……为此,全县要形成一个以红枣为主导产业的大格局,引领全面发展。首先在舆论上让红枣的宣传占主导地位,造成强大的舆论态势。要讲红枣、写红枣、唱红枣、发红枣之财。

一位老农民问:“你们谁知道红枣为什么是红的?”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还用问,当然是太阳晒红的嘛。”那老汉却说:“听老祖先说红枣是王母娘娘的血染红的。”接着给大家讲起了关于红枣的神话故事。传说王母娘娘在天宫里生活得寂寞、烦躁、无聊,仙女们看出来王母娘娘的这种情绪,她们自己更是早就想出去游荡游荡了,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建言献策,真可谓不谋而合,她们就一起出宫游玩。到了黄河沿岸这一带一看,惊喜地发现了这儿有一片翠绿翠绿的林子,吸引了她们一同前往,其实这就是枣树林。但王母娘娘她们不认识,仔细一看,哎呀!那树上还挂满了绿的、白的诱人喜爱的“珠子”,真好看。有的仙女大声喊叫“多么美丽的珠子呀”!仙女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王母娘娘冲着大家那种爱慕之情,伸手就去摘枣,手刚刚伸进树林中,就被枣刺划破了手指。这就是大家赞誉红枣具有不卑不亢的高尚品格之一。红枣连同王母娘娘她想不劳而获,也要教训一番。枣树上有一种自卫武器叫圪针子,把王母娘娘的手刺破了,鲜血流到了枣粒上,使枣永远红起来了。用王母娘娘的鲜血染红的红枣让女人吃了还不是大补吗?人们说:“日食三枚枣,长生永不老。

红枣还有一种精神,只要有土就能生长开花结果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佳县有个地方叫叶子坪,紧靠黄河边,黄河水一暴涨,就把那个叶子坪全淹没了,黄河水下落后,留下的全是石头。说也奇怪,就在那大大小小的石头旮旯长出一片好枣树。

康家港乡沙坪上村的一个农民说他们家的石窑洞垴畔上还长着30多棵枣树。一次下乡我专门到这个地方去查看,他家6孔石窑垴畔上垫的土层较厚,30棵枣树长得很旺盛。在距离这家烟囱不到两米的地方有一棵直径碗口粗的枣树,每年还能结枣几十斤。

红枣无私奉献的风格有目可睹,人们说“桃三杏四,红枣当年就是”,只要开花就结果。

县委为了推进红枣事业的发展,决定举办红枣节。举办红枣节的筹备工作由高永东、闫利生、曹宏志、张宏亮、曹士先等人负责完成。因为这是一项新工作,佳县是第一次举办。为了红枣节的举办,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出力献策,工作让大家很满意。

县上号召大家,要说红枣、写红枣、唱红枣,形成一个下乡干部不懂红枣就不是好干部的氛围。

举办红枣节,没钱怎么办?全县财政只能发干部的基本工资的50%,半年发一次工资。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极力支持和帮助,并送钱、送烟、送酒、送苹果,为红枣节提供所需财物。几天的红枣节真是闹红了佳县山城,所有电线杆上都是红枣的精制工艺品,什么枣灯笼、枣绣球、枣串串,一个连一个,全都是红枣的工艺精品,只要你一进佳县城,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红枣,简直是走进了红枣的海洋、红枣的世界,谁都会受这种环境的影响,由衷地为佳县红红火火地兴办红枣节这一甜蜜的事业所感动。

在工作中佳县与延安市安塞县、山西临县结为友好县。安塞县委书记任邦前和山西临县县委书记郭海亮二位得知佳县举办红枣节的消息后,他们分别召开常委会议,都表示愿意全力以赴支持帮助。安塞委派县长张学凯、副县长张志连组织近百名相关人员的代表团,并带腰鼓队参加佳县红枣节。山西临县委派县长薛万民、副县长孙善文带着他们才在世界秧歌比赛荣获第一名的扇鼓队专程来参加佳县红枣节。有了这样两支著名的文艺团体为红枣节助兴,佳县城乡广为传颂。

号称在亚洲打出了威风的安塞腰鼓队、秧歌比赛世界第一名的临县扇鼓队在佳县石头城上展开了大比赛,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他们相互的友谊比赛,不分高低,难分上下。佳县自己排练的26支秧歌队也只能成了一种热闹场面的配搭。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韩德乾和顾问谢绍明等一行领导同志专程前来参加红枣节。韩德乾主任在万人大会上作了讲话,他夸奖了佳县红枣,并为佳县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枣园旅游等发展的趋势指明了方向。

红枣节也极大地提高了佳县和佳县优质红枣的知名度。人民日报和省、市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都作了大量的宣传,也为红枣的用途扩大了视野,他们说红枣是五品官,甚至是七品官(食品、药品、礼品、馈赠品、工艺品、补品、装饰品)。朱家坬乡书记强有生坚持不懈,一干就是13年,硬是把朱家坬乡的红枣从种到加工、销售办成一条龙式发展产业,据说在红枣丰收的年月,全乡1万人口,人均红枣收入1万元。

城关镇书记贺玉德、通镇书记王成继联手打造佳榆公路段为绿色红枣长廊,他们做到地不漏亩、村不漏户,一抓到底,形成了一个20多公里的红枣林带。

乌镇王家墕村王向娃兴办庭院经济,他在全国各地引进和选入了70多个红枣优良品种,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佳县农业的示范园区,他自己也得到了发展。

佳县能人康德武利用他常驻北京做生意的人际关系,把红枣打进北京超市。能工巧匠康探民利用枣树木料雕刻成精制的笔筒、笔架等馈赠佳品,深受人们喜欢,同时他也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有了大家齐心协力的奋发工作,工作效果也十分显著,特别是我调离佳县后的多年来,佳县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个个都是好样的,政绩十分突出。过去我是常受批评的对象,后来的佳县榜上有名,常受表扬。红枣一样得到了大发展,据说,佳县已经是建设成了60万亩的红枣大县,是全国的红枣之乡,他们正朝着要建设百万亩红枣基地的方向努力奋斗。

结束语

事物的发展与要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形成一对双生子,这是人们通常所遇到的情况。红枣也一样,在红枣的发展事业上也和红枣需要解决的问题构成一个双刃剑,红枣发展得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红枣产量越大,红枣深加工、红枣产业化的问题就更为突出,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更大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从而也推动了红枣的发展。

过去评价红枣是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但这与陕北秋雨季节正好成了矛盾,在红枣的成熟期,人们盼其丰收、增产的心切,不想早采摘,如果遇到连阴天气,秋雨绵绵,几天过后就会使马上能获得丰收的好枣变成了烂枣,甚至会前功尽弃,造成绝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应该有一些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去研究解决。事在人为,事业是人干的,过去为了支持红枣事业的发展,佳县乃至榆林市、 陕西 省、国家科委都有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时间过去好久了,我一时也想不起那么多,只是感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红枣事业这一件大好的工程项目,也是大家齐心努力干出来的,未来的事业更需要人们去支持和创造。

使我难以忘却的是,在佳县红枣事业发展的里程中,曾有《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研究》为全县总体发展方向勾勒出一个粗略的发展线条,也在历史上第一次视红枣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佳县红枣商品基地建设研究及规划》为佳县传统的人们以红枣是“铁杆庄稼、救命树”概念的基础上,升华到了红枣是可供开发的摇钱树、致富树、环保树,应该让红枣走进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弄潮儿”,成为佳县脱贫致富、引领风骚的品牌。

现在孙庆忠教授带领学者、博士在千年大枣树的泥河沟村一住就是多少天,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深入研究,让红枣走向了世界。新华社西安9月28日记者边江报道陕西佳县一古枣园入选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佳县派代表前往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领取奖牌,成了中国三大农业系统,世界独具特色的陕西佳县古枣园系统“全球重要文化遗产称号”,并被认为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性的典范,同时确认佳县黄河沿岸是大枣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最为适应生长区。我认为这是几千年在佳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功不可没。

(孙庆忠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