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黑面馍

12.03.2015  21:27
        尽管铺天盖地的广告,早已告知世人《平凡的世界》这部由路遥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将要开播了,虽然不喜欢广告,但还是对剧情充满期待,剧中主人翁的命运依然让人牵肠挂肚。

        对于小说本身,我是非常熟悉的。这部小说,可以算是我文学的启蒙作品。2000年刚步入初中,对知识还是很渴望,偶然间发现姐姐对卖的一本旧书很痴迷,吃饭也看,睡觉也看,就充满了好奇。趁姐姐不在时,拿起书就看了起来,这一看就被书中情节深深的吸引,从此那本旧书就被我“霸占”,一直到我全部看完才还给姐姐。高中时,自己有了一些零花钱,偶然间在逛书店的时候又发现了这本书,于是狠下心来自己买了一本,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大学时,我选择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然免不了研究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各国的文学发展,对《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历史的背景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作者路遥本人也是充满了敬仰,被书中一些经典的语句深深折服,为路遥这种全景式大手笔的写法点大“”。于是开始重新认识路遥,那段时间,在图书馆里借的书几乎全是路遥写的或者写路遥的,《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惊心动魄的一幕》等小说挨个看了一遍,《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小红花》、《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束淡弱的折光》等,每每看完都让我增加知识,情节更是让人荡气回肠。曾经一度产生了要请假去陕北高原溜上一圈的想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计划都被搁置了。现在,毕业都五年了,工作一直在陕南,出行也是向南走,没有北上的机会,所以计划一直没有实施,甚是遗憾。

        我的出身经历,使我对小说中人物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小时候姐弟三个上学,父母亲都是农民,那时候没有义务教育,三个人的学费是一笔不少开支。家里供我们三个上学,已经是捉襟见肘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初中以后的学习生活几乎全都是自己料理,做饭、洗衣、打水这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大学时,听到有个舍友说“我终于学会打水了”,被我嘲笑了半年。电视剧里的孙少平伙食差、穿的烂,回家后喂猪、打草、锄地的活,我小时候也都干过。哪种在同学中的自卑感一直都存在,也伴随着我的整个学生时代。现在想想,自卑也要过,自信也要过,只是尽量把自己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做好,一切困难困苦都会过去。穷困的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宝贵经历,也必激励着我每天的成长、成熟、上进,是我人生的财富。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黄土高原哪种广阔厚重接地气的生活方式,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烈的爱,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大学时,我很热爱阅读,以陕北高原为背景的小说和陕北的作家们,我算是比较熟悉,这全都来自书里。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等系列小说,贾平凹的《浮躁》、《商周散记》《费都》《白夜》《我是农民》等等,现在书名都记不起来了,曾一度成为我大学时的精神食粮。当我迷茫、彷徨、失落时我便沉浸在这些书中,走进黄土高原上的汉子们的悲欢离合的世界里。

        我算是一个“硬汉”,但也经常被书中人物的故事感动,每每读到人物命运受挫时,我都会悲悯至极,替书中人物伤心,读《平凡的世界》更是如此,几次都落下泪来。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与田晓霞,郝红梅与田润生,悲剧的命运每每让我感慨不已。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活着的时候就是在解决一件一件的困难事中的度过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担心和困扰,即使是儿孙满堂了,也是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所以悲悯是悲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下去,还得尽力去活好了,才能在自己生命走向尽头时,说一句我努力、我无悔。

        曾经多少次呆萌的暗自发问,我的田润叶,我的田晓霞在哪里?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小说中这些年轻人在那个时代受的那些苦和难,特别是在感情上失落与无奈,想想自己原来是多么的幸运。有爱的人,也有人爱,不用每天为吃喝发愁,吃得饱,穿的新,不用过哪种为生计奔波的日子,但同时失去了在贫困环境下人的哪种进取精神、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精神,哪种顽强的生命力,作为现代年轻人,感慨之余还得审视自己,向他们学习。

        再次阅读《平凡的世界》,书中的人民公社运动、阶级斗争的批斗,与我奶奶以前给我们讲的也是十分相似。奶奶养育了七个子女,为了能让家里小孩吃上饱饭,也是在做小买卖以后被批成资本主义。记得奶奶说过,一群人用绳子捆着她,给她带着报纸糊的尖尖帽在街上游街,有人用纸糊的大话筒,反复喊她的罪行。奶奶说,这些小事被放大,即是一些激进派所为,也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所以她虽然被批斗了,但也活得很坦然,没有丝毫畏惧。我十分心疼奶奶为了生活付出的艰辛,但也被奶奶哪种坚韧的精神感动,这些真实的故事,不是小说再次重现,怕都要忘却了,再也不能被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