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记延安红色追忆之旅

04.09.2018  18:23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度过了最为艰苦的13个春秋。七月下旬,值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行五人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为目的来到延安。三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看到昔日知识分子振臂高呼的风采,凤凰山麓风景秀丽依旧,历史回响不绝,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文物与照片更是真实的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铮铮铁骨。虽正值酷暑,但炎热的天气并未打消我们进行此次实践的热情,火车到达延安时已近午夜,匆忙赶到酒店歇息,以便第二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展实践。

  第一天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古香古色的复原校门上方书写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字样,校门两边墙上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这种场景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延安岁月。进入延安抗大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复原的会场画面:会场上方悬挂着“造就成千成万的铁的干部”的横幅,毛泽东、朱德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塑像站在画面的中央。这是1939年6月1日抗大隆重举行纪念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时的一个感人场面。而“造就成千成万的铁的干部”正是党中央的伟大战略决策。整个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以抗战将才的摇篮、窑洞大学育英才、挺进敌后显神威、回师陕北夺胜利、抗大精神放光芒为主题,运用图片展览、数据统计和现场模拟等方式让我们了解到抗大的发展,深刻体会到抗大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在解放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其中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抗大学员那种“边生产边学习,边战斗边学习”的精神。延安抗大纪念馆里的一幅画面就是对这一特色的诠释:在画面上,一队正在行军的抗大学员身背行装,为了不影响学习,每个学员的行装后还有一块小黑板,上边写着字,学员们边行军、边学习,既完成了军事任务,又学会了文化知识。反思今天的我们,在喧哗与浮躁的都市里,我们是否能始终放把学习到第一位,时时刻刻的不忘学习,抓住任何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呢?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

  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是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居住地,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中共中央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

  在这里我们主要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们怎么都不会相信作为中共最高层的领袖们的生活居然俭朴到这种地步,不过是几张桌子加上几把椅子而已。对此,我们感到有点惭愧,我们现代人对自己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和待遇要求了又要求,抱怨了又抱怨,却从来没有在物质条件远远高出延安时代的环境中做出什么让周围的人、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而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从今往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自己的物质层面的要求过高,物质层面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完成一项使命更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一往无前的勇气,艰苦奋斗的作风,坦率真诚的批评,万众一心的氛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延安精神的复归。

  第三天清晨,顶着炎炎烈日,我们终于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以其数量庞大的珍贵革命文物而名扬中外,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

  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巍然耸立着毛主席青铜像。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六个金色大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青铜像的名字是“高瞻远瞩”,其向我们展现的是毛主席当时在延安的真实面貌。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该馆参观时指出:“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 。纪念馆主要是以时间为顺序从纵向介绍了中共党人自1935年转战陕北后的在延安的活动。主要分为转战陕北、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皖南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几个专题进行介绍。同时,纪念馆以空间为参照从横向上介绍了中共党人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文艺、教育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前,我们总是在口里念着说着延安精神却不明白他真正的意义,而当我们亲临延安时,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住窑洞吃小米却依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与群众水乳交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当年的艰苦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始终在我心中。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的峥嵘岁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图文:西安交通大学南洋红色追忆小队

  免责声明:

  1.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西安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2.如果以上产品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企业授权发布,请联系西安网,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编辑: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