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同赴沣西 共论清洁能源“新宠”

09.01.2018  10:52

  1月6日下午,西咸新区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论证会在沣西新城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江亿、武强、林宗虎、王双明、张国伟等14位来自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院士、权威专家齐聚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围绕“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论证,一致同意把该技术在西咸新区全面推开,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积累经验。

  论证会开始阶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公共建筑节能研究组负责人魏庆芃在《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热技术研究、应用》主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沣西新城的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技术特点等情况,回答了其他专家就此项技术的询问。据魏庆芃介绍,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是通过钻机向地下一定深处的干热岩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密闭的金属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传导将地下深处的热能导出,并通过专用设备系统向地面建筑物供热的新技术。该技术无污染,不受地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热能资源的清洁、高效、持续利用,是一种更加优质的地热能利用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热泵与蓄能研究中心总工、高级工程师李骥作了《西咸新区全面推广中深层地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就该项目的背景与现状、技术特征及项目投资、回报、是否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技术是否安全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建议和意见。在政策方面建议:第一,加大地温的检测,水温的检测;第二,有规范的编制,指导和推广技术的前进;第三,加上监管和政府的引导,降低税收等;第四,加强政府引导,鼓励投资主体参加项目。在技术方面建议:第一,通过技术攻关进一步降低难度和建造成本;第二,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随后与会专家结合报告内容、各自技术领域专业知识和沣西新城技术试点数据,展开全面讨论,对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在西咸新区全面推广应用进行可行性论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江亿指出,西咸新区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热泵的局限和不足,不受地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热能资源的清洁、高效、持续利用,是一种更加优质的真正的地热能利用技术。相信随着日后技术不断成熟和提升,推广普及后,将大大解决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大气污染问题。从中国能源革命能源发展来说,要实现低碳、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增加终端能源电力所占的比例,这实际是不用气、煤,改用电,干热岩还得用电动驱动,符合增加终端用电比例的事。按照现在研究成果,主要的投资是井,这个井最好的特点是上边热泵和水泵歇了它还不歇继续换热,一天干十个钟头跟一天干24小时,一口井一天的出热量差别不大,拿它为电力系统调峰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希望深入研究一下这件事,与电力部门深度融合,前景非常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武强说,现在地缘热泵虽然实际工程应用的很多,像陕西利用这项技术已经做了400万平方米,这是相当大的数据,此项技术非常好,意义重大。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做了大量的工程实践,针对这些工程当中的监测,运行过程中地温温度变化多少,出水温度降低多少,监测数据比较缺乏。建议进一步加强技术数据的检测,为这项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撑,尽快形成理论研究成果,为技术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并建立水温地质概念模式,找出针对不同的地区特殊的水利条件井位置的确定;政府一定要加大加快辅助力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高,我们能不能通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降低成本。政府应加大补贴,新的东西都要有一个过程,由生疏到成熟,政府要辅助。”武强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国伟说,从战略背景总体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个热库,关中在全国来看是比较好的,地热能应该开发利用。关中利用地热是低碳绿色能源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对大西安市发展来说,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事情。地热作为天然的可靠的热库,如何开发利用?这是长期要坚持的。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技术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再就是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现在来说,中深1000米到2000米可以用热泵技术,3000米到4000米这个可能是最良好的项目。能不能再深一点,这是技术问题,作为能源可利用,从发展来说要尽早考虑。另外,热能问题的提取,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一个地区,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相当一个时期,这里可能会发生一些反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林宗虎说,这个技术确实很好,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初期的成本投资高一点,但是还是能回收的,建议政府对新生事物要给予一定的补助。采取合理的运行调整方式成本也能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值得在全省的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陕西省国土厅党组成员、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双明说,听了两个报告以后感觉很震撼,这个项目有划时代的意义。80年代西安地区主要是热水,主要是1600米左右的热水作为洗浴。到了90年代2500—3000米层的水,取暖,现在发展到取暖取水,应该是划时代的意义,它的意义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应该大力推进大面积推广。并建议从地质角度上把控制温度差别的因素找出来,下一步施工的时候希望把孔都能打到热效率最高的位置,最大效率的减少使用成本。

  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能源》编委会主任韩文科表示,西咸新区的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非常好。“我建议在技术成果上能够提炼归纳一下,集中研究出台一些标准;把数据收集起来,大学、研究院所合作,把标准制定出来,通过行业、国家制定成生态标准。这种供暖的模式在西咸新区应该全力推广,在其他地区也要推广,做成集成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政府资助的模式,商业运行的模式。”韩文科说。

  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常务副主任田廷山说,此项技术使地热从传统的开发转向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给地热的开发指明了很好的方向。

  从能源利用来讲,地热分布的更普遍,应用起来更方便,更适合于战略性的能源储备,在地热利用技术的开发上,中国人应该走自己的路,西咸新区的这项新技术非常好,应该推广。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巡视员,高级工程师,原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说,这项技术省委省政府都很重视,推广应用需要加快西咸新区示范作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规模的用非常好。地热利用只取热不取水,是李四光老先生60多年前的愿望,这是重大的技术创新。这项技术应当在西咸新区通过示范,在全省、关中加快推广,对于治霾意义重大。

  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盆地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任战利说,此项技术是供暖的有效技术,低碳、绿色、环保、持续,可以推广;关中地区渭河盆地地热资源非常丰富,适合于这种技术的应用;在推广的时候,要注意前期布局,分布式规模化。作为新的城市,西咸新区在开发建设中要做好总体规划。同时,这项技术还需要继续完善。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王沣浩说,从全国来看,这个技术毫无疑问是一个新的技术,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在陕西、西安市率先进行推广使用是值得陕西骄傲的一件事。目前我们和地缘热泵相比较节能有30%的优势,后面还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现在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再30%,甚至到50%是完全有可能的。今后,在技术提升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这项技术的政策支持,让这种供暖方式成为一个北方严寒寒冷地区清洁供暖西咸模式。

  陕西省建筑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建平说,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有会计成本和社会成本,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成本。增量成本和治污降霾相比较,应该明确大方向。在工程技术上,设备的管材才起步,应该尽量的采购一些高品质的东西,使寿命大大的延长。

  通过审阅相关材料、听取项目组汇报和质询,专家组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对地下2000米至3000米、温度70℃至120℃的中深层地热能“取热不取水”的无干扰换热,具有取热持续稳定、地温恢复快、环境影响低的特点,适宜作为建筑清洁供热的热源。该技术比传统浅层地热能热泵技术节能30%以上,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可以大规模在西咸新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作为清洁供热方式推广应用,将是西咸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重要组成,并且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积累经验。同时建议加快推进该技术工程标准编制,结合电网调峰进一步提高社会价值。

编辑: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