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23.09.2019  13:45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丨第十三集:神州腾飞 - 西安网
来源: p2.cri.cn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座消耗钢铁11万吨,接近建国初期全国钢产量六分之一的特大建筑,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健身、旅游、演出的一个好去处。

  留给这里的不仅是欢呼和荣誉,还有中国进步腾飞的见证。

  距今111年前的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介绍了方兴未艾的奥运会盛况,并一口气提出了三个问题: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这就是著名的奥运三问。

  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第一次出现在开幕式。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而在此前一年,日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并扶植建立了“伪满洲国”。

  为骗取世界的承认,这个傀儡政权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将派团参加此次奥运会。在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仓促决定组建一个仅有六人的代表团,刘长春是其中唯一的运动员。

  在这场时局所逼的意外之中,中国首次闯入奥运舞台。

  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用了24年。

  中国代表团“零奖牌”的成绩,让更多人意识到:体育竞技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实现奥运梦,首先要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强盛的梦。

  一个积贫积弱、战乱不断的旧中国,梦想只能是遥遥无期。

  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许海峰旗开得胜,拿下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全世界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高高升起。

  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国用了76年。

  从1984年的洛杉矶到2000年的悉尼,连续5届奥运会,16年间中国共夺得了80块金牌、223块奖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此时,争取举办一届奥运会,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愿望。

   萨马拉奇: 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那一刻,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对于奥运,对于体育,中国人有过太沉重的记忆。

   台湾民众: 中华民族都激动,中华民族起来了。

   广西群众: 中国人,伟大!

   北京市民: 祖国万岁!

  回答第三个问题——中国整整用了100年。

   胡锦涛: 我宣布,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十三亿中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都在电视机前屏息观看这百年梦圆的时刻。

  太多的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圣火的照耀下,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融合,以令人赞叹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将古老和现代、西方和东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璀璨的焰火绽放夜空,激昂的旋律响彻全场,彩旗舞动,欢呼声经久不息。

  全球45亿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直击了这一盛况。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 这是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谢谢。

  在历时16天的比赛中,我国健儿奋力进取、顽强拼搏,奖牌总数达到100枚,实现历史性突破,金牌数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北京奥运,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他们记住了一个飞速发展、活力四射、友好开放的魅力中国!

  北京奥运会刚闭幕不久,美国一家叫雷曼兄弟的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以此为标志,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远,历史罕见。

  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许多企业遭受了很大的困难。2009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幅跌至6.4%,进出口增速出现负值。

  中国政府灵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迅速推出应对危机、扩大内需、稳定就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重要主张。

  中国率先走出全球经济的寒冬。

  2009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9.4%。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万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GDP在三十多年间增长了二十多倍,中国速度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1495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6.1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速接近10%,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此后,我国经济总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遥遥领先,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国际社会共渡难关带来更多的希望、信心。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令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自主创新的呼声愈加高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实施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整体面貌。

  胡伟武是一名计算机系统研究人员。

  为了打破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他组建团队立志研发出中国自己的芯片。

  2001年,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龙芯课题组,开始开发中国芯片。

  “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在北京宣布,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的通用CPU芯片‘龙芯一号’研制成功。

  2002年9月,中国第一枚通用芯片“龙芯一号”成功发布,结束了只能用外国芯片造计算机的历史。

  2010年,龙芯落户中关村。在市场推动下,龙芯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

  2015年3月31日,搭载着龙芯的北斗卫星,成功升空并顺利开机运行。

  毫无疑问,一个自信的中国正在腾飞。但,在展开双翼奋力飞翔的时候,难免会遭遇狂风骤雨的挑战。

  “当大浪扑来的时候,脚下正摇摆个不休。看险滩暗礁,看重重关口,伙伴们拉起手,风雨同舟。

  九八抗洪、抗击非典、地震救援……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危机中,顽强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支撑我们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与源泉。

  绵延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经青海湖、穿关角隧道、横跨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奇迹般将曾经闭塞的青藏高原与祖国内地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大道。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个浩大工程的竣工一举结束了占八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西藏自治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西部铁路网的空白。

  在长达6年的建设过程中,十万筑路大军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气概,在雪域高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因为大部分线路位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建设者们就像这样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吸着氧坚持施工,两百多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先后攻克“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多年冻土”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不少冻土工程措施在国内外都是首创,使青藏铁路成了“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昔日文成公主3年进藏,今天乘火车从北京到拉萨只需3天。

  这条神奇的“天路”让远方不再遥远。

  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最能反映出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为中国新的发展注入动力。

  让梦想变为现实的,还有高峡出平湖。

  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体量最大的工程项目——三峡工程。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到建设三峡大坝的设想。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时,再一次勾勒出三峡工程蓝图。

  1982年,邓小平听取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汇报后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这是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梦想。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些重要的日子:

   1992年4月3日,三峡工程议案,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三峡圆梦的号角终于吹响。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2008年10月,三峡工程左右岸26台机组投产发电。

   到2009年8月,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给长江中下游民众带来安全感,而且给长江两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上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

  为了完成这项浩大工程,近130万库区百姓需要背井离乡。重庆市巫山县大溪村位于瞿塘峡峡口,村民冉应福从15岁开始,就在江上跑船,驾驶技术远近闻名。而这一次,他要带着一家九口和256名村民一起外迁到千里之外的安徽省长丰县。

  这是他最后一次开船。

  “为了国家建设,舍小家保大家。父老乡亲们,三峡是我们的故土,的确难舍,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我们挺起胸膛向前走。父老乡亲们,再见。

  世世代代与江为邻、与江为伴,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江上的白帆。峡江边的黄桷树作证,为了三峡工程,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那些告别家园的脚步,曾经那样不舍,又是那样坚定。

  今天,当我们看到三峡大坝震撼人心的宏阔景观时,不要忘记,它的背后有百万移民的巨大奉献。

  同样,在中国腾飞背后,凝结的是亿万劳动者的艰辛备至和风雨兼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两弹一星”工程的隆隆推进,中国人真正拥有了进入太空的科技探索与想象空间。

  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航天领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超级工程拉开序幕。

  这一年,60岁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59岁的戚发轫担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这是两个共产党员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挑战。

  作为“两弹一星”事业中最耀眼的那一批年轻科研人员,现在,他们要和更年轻的中国航天人去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像载人航天这样的高技术领域,中国不能不干。(当时中央决定)必要(的)时候宁可动用部分的国库黄金储备,也要把这件事干下去。

  不久,中国自己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为“神舟”。

  1999年深秋,“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这一天起,中国的酒泉成为继俄罗斯租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之后,有能力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世界第三大发射场。

  1999年11月20日凌晨,“神舟一号”进入太空,飞行21小时后成功返回。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的发射,凝聚了中国一百一十多个科研院所、三千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工作人员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紧接着,“神舟”系列的发射,为真正的载人飞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003年10月12日,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3名航天员抵达酒泉,为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做准备。

  10月14日,在距离发射不到10个小时前,杨利伟正式接到通知,由他进入“神舟五号”执行任务。

   零号指挥员: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起飞!

  这是一次伟大的飞行。

  “东风助推器分离……581、582、583……

  火箭飞行590秒后,杨利伟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了14圈,21小时23分钟后,成功返回。杨利伟完成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

  从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这一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已经92岁,距离他提出人类星际航行的科学设想整整50年。

  正是这位老人,在1967年将宇宙空间技术的中文名词正式定名为“航天”。

  从1956年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用时间、心血和智慧,支撑着一个飞天的梦想。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个水球像不像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步向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宇宙飞船、舱外太空服、太空站、太空食品……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高端技术产品,如今都打上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标签。

  中国,已经成为了举世公认的航天大国。

  胡锦涛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大事记】

  1979年7月,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样机试制成功。

  1984年7月,获得首枚奥运会金牌。

  1990年4月,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2年4月,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

  1996年12月,钢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1998年9月,夺取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全面胜利。

  1999年11月,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

  2000年11月,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2003年6月,抗击“非典”疫情。

  2003年10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4年12月,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先后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0年,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2年6月,“蛟龙号”创造载人深潜纪录。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