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军局长在陕报发表署名文章庆祝第46届“世界标准日”

16.10.2015  18:51
  标准化让生活更美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乔军      今年10月14日是第46届“世界标准日”,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全社会对国际标准化工作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世界标准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成立纪念日,1946年10月14日,来自中、英、美、法、苏共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会聚与伦敦,正式表决通过建立ISO。1947年2月23日,ISO宣告正式成立,1969年9月ISO理事会发布的第1969/59号决议,决定把每年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1970年10月14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范围的庆祝世界标准日的活动。ISO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其成员包括164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国民总收入的98%和全球人口的97%。ISO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综合性咨询机构,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保持着密切工作联系。截至目前,ISO制定发布了近2万项国际标准。ISO标准在世界上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已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规则,被誉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减少国际贸易壁垒和经贸摩擦,以至推动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第31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常任理事国。2013年第3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钢铁协会副主席张晓刚成功当选ISO主席。这是自1947年ISO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从第17届起,世界标准日祝词开始赋予了主题,以突出当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重点。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形象贴切的说明了标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印证了标准已成为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为经济社会的有效运转提供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政策、法规、资金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今年9月25日又出台了《陕西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省人大颁布了《陕西省标准化条例》,省财政给予了标准化专项资金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省现代农业、重要工业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6项,位列全国第三;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310项,位居西部第一,全省企事业单位累计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三;特别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通讯设备等领域一批“陕西标准”强势崛起,为引领产业走出陕西、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标准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提供发展动力,助跑经济发展   标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人类社会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离不开标准的巨大飞跃。20世纪以大工业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标准化,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信息标准化,又一次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全球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标准,每三个月就要更新升级一次。云计算标准、大数据标准、3D打印标准正加速改变着未来我们的生活,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注入了不竭动力。可以说,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规则、操作规范,助跑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二、夯实发展基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质量是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和依据,只有明确标准,质量才能落到实处。标准化的作用就是形成固定成熟的技术,如何使技术创新转化为产业,标准是桥梁、是途径,标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规则和抓手,也是途径,更是动力。标准不仅可以通过政府主动推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且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将标准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可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速产业升级步伐。能效等级、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标准的有效实施,引导产业由低效粗放增长方式加速转向集约高效增长方式,在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极大节约了国家的能量消耗。    三、强壮企业筋骨,提升竞争力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就是标准的竞争。标准竞争的本质是话语权之争,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已成为全球共识。标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是品质的保证、是发展的核心要素。不重视标准的企业就会患上软骨病,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进行残酷的价格竞争,只能靠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同时,标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技术革新、改造,产品研发制定和提供了规程,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依据和遵循,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提升了竞争力。因此,只有走标准强企之路,通过不断加强先进标准的研制,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助力社会进步,服务百姓生活   经过多年发展,标准化工作已经从传统的工业标准化逐步扩展到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在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为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提供了更大便利。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农业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标准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支撑,是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桥梁。通过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全省重点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让百姓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让百姓享受到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服务,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让百姓享受到更加规范个性的家庭服务。   面对增速回落、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全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转变观念,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标准化服务、引导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深入推进各领域标准化改革的进程中破解难题、寻求突破、实现发展。    ——紧贴大局开展工作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认真谋划、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找准标准化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一带一路”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中国制造2025”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标准化技术服务。    ——加快完善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省级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全省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运行模式,助推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效益时代。    ——全面推进重点改革 。要按照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清理转化强制性地方标准、优化整合推荐性地方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扶持培育国际标准五大改革任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有效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不断深化区域合作 。要依托陕西牵头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区共同建立的“新丝路标准化战略联盟”和西安国家“一带一路”国际标准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与西部其他省份、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国际标准比对研究,重点推动与俄罗斯、蒙古、中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互认。鼓励科研院所、产业技术联盟、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逐步建立优势“陕西标准”转化  “国际标准”的有效机制。    ——宣传普及标准知识 。要充分利用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重要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方法和手段,通过开展“标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推进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讲“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这是对标准与质量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阐述。追求品质生活,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标准须先行。全省各级质监部门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强标准制定、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努力营造“人人重视标准、人人关心标准、人人使用标准、人人享受标准”的浓厚氛围,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