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份“21世纪大讲堂”聚焦绿色转型与绿色供应链

02.04.2019  15:01

  3月13日,21世纪中心组织开展“21世纪大讲堂”活动,邀请耶鲁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施涵教授作“工业园区成为产业与区域绿色转型的试验场与先行者”报告。报告会由黄晶主任主持,他对施涵教授做客“21世纪大讲堂”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中心职工进一步了解学界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创新主体在绿色供应链的实践情况。
  施涵教授在报告中从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绿色供应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施涵教授认为,工业园区具备先行先试开展绿色转型的自身动力和外部政策条件,关键要明确其绿色转型的愿景目标和具体转型路径;构建绿色供应链关键在于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府绿色采购、企业环保信息披露;绿色产业政策是有效增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同的政策途径,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需要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供给和需求之间实施有效的政策组合,必须做到对领先企业的正面激励和对环保落后企业的逆向淘汰。
  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热烈,参会人员围绕绿色供应链评价、环境政策可预见性、政策研究与政策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21世纪中心孙洪总工、各处工作人员及借调人员近50人参加报告会。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