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陕西东庄水利枢纽2022年将建成 渭北旱原缺水可得到缓解

23.12.2014  17:22
          人民网西安12月22日电 2014年12月22日陕西省水利厅举行“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陕西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魏小抗介绍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情况。

          据魏小抗介绍,2014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这项安澜泾渭、富庶三秦的重大水利枢纽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在国家决策层面取得了立项建设的“通行证”。

          泾河东庄水库为国家大型水利工程,设计混凝土双曲拱坝高230米,总库容30多亿立方米,电站装机9万千瓦;工程总投资127亿元,建设工期95个月。

          据了解,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泾河下游峡谷末端礼泉县东庄乡、淳化县车坞乡河段处,距西安市90公里,下距泾惠渠张家山渠首29公里,上距彬县县城120公里。坝址处以上流域面积 4.32万平方公里,多年实测径流量17.4亿立方米。库坝区深切河谷200-300米,灰岩坝址地形、地貌条件好,水库淹没较少。

          根据陕西省水利厅消息,东庄水库建成后,将与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一起,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联合调度,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冲刷降低渭河中水河槽,极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彻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的常态发生,确保渭河综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为沿渭西安、咸阳、渭南3市经济社会发展及9区县80万人、160万亩耕地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该工程每年可向铜川新区、富平县城及西咸新区、泾惠灌区等供水5亿多立方米,滋润渭北“旱腰带”并将成为极端气候条件下关中地区重要的抗旱应急骨干水源。东庄水电站设计年发电量3.3亿度,在优化区域电网结构的同时,可年减少煤炭消耗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东庄水库可确保泾河下游生态基流,改善泾渭河水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后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有效改善渭北区域性气候。东庄水库依托的高峡平湖美景及自然禀赋,将打造成为世界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据了解,根据项目计划安排,东庄水库将于2018年至2022年基本建成主体工程,2023年水库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