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报:东庄水库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预计2017年主体工程开建

30.12.2014  17:33
          本站讯 12月22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魏小抗就泾河下游东庄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魏小抗说:“东庄水库是国务院今年批复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多年来,制约和影响东庄水库立项建设主要有三大技术难题或问题:一是水库开发任务问题;二是泥沙淤积问题;三是地质岩溶渗漏问题。”
  
          2010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在水利建设方面干几件大事实事”的重大决策部署,重新启动了东庄水库前期工作。4年多来,陕西省水利厅在2010年、2012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冬春地质勘探大会战,利用现代技术对泥沙淤积和地质岩溶等问题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在新一轮的前期工作中,确定了东庄水库开发任务,得到了业界专家和国家层面的认可;借鉴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了渭河下游冲淤特性及东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研究,提出了水库“泄大拦小、适时造峰”的调水调沙运行方式。岩溶渗漏研究成果表明,东庄坝址河段内岩溶不发育,渗漏形式以溶隙型为主,不会产生水库渗漏问题。
  
          至此,多年来影响东庄水库立项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东庄水库建设的技术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今年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在国家决策层面取得了立项建设的“通行证”。
  
          魏小抗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2015年初,东庄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上报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开展初步设计并加快导流勘探试验洞建设,开展施工营地、水电及其他进场道路等准备工程的设计,适时开工建设;2016年,力争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加快初步设计和准备工程建设步伐;2017年,力争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批,准备工程基本建成,实现泾河截流,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18年至2022年基本建成主体工程;2023年水库发挥效益。
  
          据悉,该工程总投资127亿元,建设工期95个月,坝高230米,建成后,将与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一起,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工程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联合调度,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冲刷降低渭河中水河槽,极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彻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的常态发生,确保渭河综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为沿渭西安、咸阳、渭南3市经济社会发展及9县(区)80万人、160万亩耕地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东庄水库每年可向铜川新区、富平县城及西咸新区、泾惠灌区等供水5亿多立方米,滋润渭北旱塬,将成为极端气候条件下关中地区重要的抗旱应急骨干水源地。依托高峡平湖美景及自然禀赋,陕西省还将打造世界级水利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