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明珠——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节水典范”大型采访报道团到陕西进行深入采访

15.10.2015  09:22





            继10月13日“丝路明珠——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节水典范”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在洛阳拉开序幕后,14日,采访报道团走进陕西,并在渭南市就渭河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

          本次活动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发起的“丝路水脉”系列公益宣传活动之一,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

          此次采访报道活动以“节水”为主线,探寻丝路经济带沿线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和节水明星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诠释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荣发展的时代脉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瞭望周刊、中国国家地理、腾讯网、新浪网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党报、电台、电视台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参与此次采访报道活动。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创、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我国西北地区,也是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历史上,丝路文明的兴衰与水息息相关。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断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黄河流域在地理层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走向高度吻合,决定了黄河流域的资源、生态、环境乃至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可取代的战略支撑保障作用。如何主动顺应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水利、文化支持,如何在黄河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机互动中,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进一步维护水生态、强化水支撑、保障水安全、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并复兴水文明,不仅是水利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重大责任,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在的要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和在节水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名节水企业,是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部署的参与者、建设者、分享者,也是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生力军,在新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依托自身的诸多优势,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好机遇,在开发利用保护黄河水资源的基础上,让沿线城市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更上一个台阶,让一颗颗城市明珠大放异彩,让黄河丝绸之路沿线的水利景区更美更亮,让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维护水生态、保障水安全,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据悉,采访团将沿丝绸之路横跨黄河流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重点报道沿线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农业节水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现场采访和题材挖掘,充分展现各地在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合理开发,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造有机结合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