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长安论坛》:“文化陕西”会议在陕师大举行

17.09.2015  19:33
            2015年9月16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长安论坛》——“文化陕西”圆桌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该校党委书记甘晖在开幕式上致辞,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唐利如出席并讲话。开幕式由该校副校长游旭群主持。

《丝路文化•长安论坛》——“文化陕西”圆桌会议现场
              著名作家贾平凹,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炳武,西北大学文学院李浩教授、贾三强教授、文博学院黄留珠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西安音乐学院特聘乔建中教授;陕西省社科联主席赵世超,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刘学智教授,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功振,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西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党委书记孙清潮,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出版总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等20余位校内外专家、嘉宾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文化陕西”圆桌会议。             甘晖致开幕词时说,2015年,陕西省文化厅把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长安论坛》主题确定为“文化自信与文化陕西”,并把“文化陕西引领陕西全面发展”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助力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新思路,必会对陕西文化发展和繁荣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这次“文化陕西”圆桌会议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讨论修改《文化陕西宣言》,为今后一个时期陕西文化建设把脉定调,提供理论指导、纲领支撑和战略支持。             甘晖指出,近年来,该校在引领和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适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及科研优势,助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省文化厅是最早与该校签订省部共建协议的政府部门之一,两年多来,双方先后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文化智库平台建设、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表示,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协同创新,以智力支持赢得发展机遇,努力争当好丝路文化的先行者、中华文化的开拓者、文化自信的引领者,力求在服务国家、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唐利如在讲话时指出,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陕视察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文化陕西提出了更高的文化期许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陕西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成为文化自信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本届论坛围绕文化自信和文化陕西的主题,已经分别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多场分论坛,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希望各位围绕文化自信和文化陕西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共同为文化陕西建设添砖加瓦。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交流讨论,由陕西省社科联主席赵世超主持。贾平凹、李炳武、李浩、贾三强、黄留珠、蔺宝钢、乔建中、刘学智、傅功振、李西建、张新科、李继凯、李震等十余位校内外专家围绕“文化陕西引领陕西全面发展”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并就《文化陕西宣言》(讨论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专家们普遍肯定了《文化陕西宣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出《文化陕西宣言》应该立足陕西,站在全中国的角度考虑;要重点展现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加入国际化元素;要结合“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有创新、有新理念;要提纲挈领,有核心词和核心观念;要明确宣言的主体、传播对象以及传播媒介;文本要体现出文化自信与自醒;文风要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等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