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0项研究成果 9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获评优秀

22.12.2015  23:10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10项成果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全国综合评估优秀。
            ——该校10项成果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近日揭晓,该校10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据悉,该校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17位,较上届提高2位。该校获得二等奖的成果分别为边燕杰教授等的论文“跨体制社会资本及其收入回报”、吴建南教授等的论文“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Public Sector: Typology and Distribution”。10项获奖成果中公管学院4项、经金学院3项,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1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奖项之一,该奖项1995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共有4128项优秀成果获奖。本届评奖突出以质量和贡献为先的评价导向,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全国高校共有90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二等奖251项,三等奖596项,成果普及奖11项。
            ——该校9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全国综合评估优秀。 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0周年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11月30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座谈会暨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2015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和《关于给予2015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优秀的设站单位和博士后管理工作者通报表扬的决定》两个文件,公布了2015年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并对优秀的设站单位和博士后管理工作者通报表扬。
            此次全国共有21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07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受评估,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表扬,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取消设站资格,最后评出298个优秀科研流动站。该校20个流动站参评,所有流动站评估结果均为良好以上等次,其中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共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优秀的流动站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优秀率居全国高校前列。
            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每5年进行一次,主要从流动站管理水平、在站人数、人才培养成效、科研项目及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在2010年的国家综合评估中,该校14个流动站参加,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