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组到商洛学院考察调研

25.06.2015  18:29
            2015年6月24日,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李冬玉的陪同下,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李重庵担任组长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组到商洛学院,考察调研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问题。

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组在商洛学院丹江校区进行座谈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李重庵在座谈会上讲话

李重庵充分肯定了该院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中华职业教育社将深入各高校认真开展职业教育调研,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建言献策,反映各高校的意见建议,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院党委书记张景书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等9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他指出,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逐步明确了“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转型发展成果。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应用型人才知识面更宽、实践能力更强。应用型大学的内涵要求学院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型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该院院长刘建林从根植商洛、找准定位,以评促建、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特色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破解难题、科学发展等5个方面向调研组进行了工作汇报,他指出,转型发展是适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是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双师型师资短缺等问题,希望国家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大对转型发展的投资力度,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搭建招生就业平台等。
            与会人员围绕陕西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李重庵一行还参观了该院办学成就展厅、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艺术展厅等处。

            延伸阅读: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组成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现归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央统战部代管。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7年5月6日,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伊始既有蔡元培等学界泰斗参与,也有邹韬奋等业界才子加盟,还有陈嘉庚等华侨领袖的赞助和聂云台等新兴商界巨子的支持。在这样一批社会贤达的支持下,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的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由此开展的职业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