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空间体系怎样从"大地原点"建起来

03.04.2016  12:25

  “你们现在使用的地图,甚至是电子导航系统,都是依托以这里为原点的坐标系统绘制的。”国测一大队大队长肖学年说。4月2日上午,全国网媒记者在泾阳感受中国空间架构的“起始点”。

  国测一大队这处位于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的测量点,1978年落成后便成为了中国所有测绘工作的基准点,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

  4月2日,“大地原点”迎来了“2016年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旅”采访团的到访。国测一大队大队长肖学年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之后曾长期使用苏联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测绘工作,但随着中苏交恶,自己选定一个基准点,建立一套独立的测绘系统便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问题,更关系到主权尊严。”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员组成的选点组,在考察了全国多处地点后,最后将“大地原点”选在了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原石际寺一等点西南44米的地方。

  肖学年介绍说,“大地原点”选点考虑了几个要素,一是关中平原视野开阔,地质结构稳定;二是此处既远离城市干扰,又交通便利;三是来这里周围没有大的工矿企业的震动干扰,陕西也立法规定“大地原点”周边一定范围内禁止修建大型建筑。

  1978年,一座圆顶、六角形的塔楼落成,作为中国首套测绘系统的基准点,并以此建立起“1980西安坐标系”。从此中国的国防、经济建设有了一个科学、统一,并符合本国国情的测量系统。

  “因为技术的革新,目前新的一代坐标系统正在被广泛使用,但以这里为基准点建立的坐标系统的历史功绩是永远都抹杀不了的。”肖学年说。

  据了解,曾经作为保密单位的大地原点,如今成为了科普教育基地,并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除了在大地原点的标示牌前拍照留念外,也将有机会去了解那段自强自立的历史。(记者 敬泽昊 赵昊)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