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8-2019)》发布

22.01.2019  03:02
  

12月29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复杂局面”为主题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8—2019)》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会上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8—2019)》。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王振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分别以“去杠杆的前景与金融改革的紧迫性”和“全球价值链分析”为主题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江苏省人大财经委主任江建平,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建农及江苏天有家居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亚东等也对报告和当前经济进行了点评。财政部政策研究室经济处副处长罗庆朗、上海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张忠伟、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处级调研员梁绍连等出席发布会。

 

年度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力市场平稳,价格基本稳定,部分行业利润高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继续回升,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有所缓和。课题组认为,展望201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机会同在的复杂局面。针对中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任务,课题组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综合来看,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开放,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

 

课题组基于IAR-CMM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进行了各种量化分析,在基准情景下,预测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4%,经校正后的GDP增速约为6.1%。基准情景下,CPI增长1.8%,PPI增长1.6%,GDP平减指数增长1.7%,消费增长7.6%,投资增长6.9%,出口增长2.2%,进口增长5.9%,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贬至7.0 CNY/USD。

 

此外,根据外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程度以及个税政策调整的力度不同,课题组还基于保守悲观情景1、悲观情景1、保守悲观情景2、悲观情景2、保守乐观情景1、乐观情景1等6种情景进行了预测。

 

课题组认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和财政体系结构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实现平衡充分良性发展和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根源,为此需要处理好短期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调整与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部门局部均衡和总体一般均衡之间的关系。

 

课题组建议:第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及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解决民营企业税费负担重和融资贵的问题。首先,积极财政政策要真正积极起来,但不能像2008年那样大规模刺激经济,那样的财政支出规模不可持续,也非常低效,会带来大量的过剩产能,而且导致债务高企。财政支出的重心应从基础设施投资逐渐转向引导支持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向弥补社会政策和民生的“短板”,为下一步经济增长储备强劲动能。且应注重以收入端的实质性减税代替扩大政府支出的传统手段,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及广大居民切实减轻税收负担,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增长,构筑强大的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当前防风险的结构性任务,也与以前防通胀的数量性目标有所不同。货币政策框架应随之从数量型的调控货币供给转向价格型的利率调整,实行面向中小民营企业的定向降息或全面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第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打破民企融资难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关联困境。近年来,我国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等诸多经济问题集中出现,表明当前经济问题的关联性日趋紧密,对其成因的探究也不应机械地拘泥于某一经济部门或环节,而应注重各问题之间的动态联动机制。金融运行效率下降会推高金融系统自身的融资成本,导致民营企业融资贵和实体经济产出下降;而在我国当前的财政分权制度和以经济增长为标准的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会通过举债融资的方式增加对经济体的补贴力度。因此,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破除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根源,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信贷配置效率,才是解决融资难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

 

第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激励相容,营造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竞争的良性局面。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中央财政收入占比提升,地方财权压缩而支出责任却不断增加。面对自上而下不断累加的任务和指标,地方政府只能靠大搞土地财政和增加收费项目来填补缺口,偏离现代公共财政轨道。从而,一方面要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另一方面要赋予地方一定相对独立税权。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晋升体系,激励引导地方从债务驱动发展模式转向民企驱动发展模式。一个激励相容的治理体系应能发挥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以使中央和地方在求解各自目标函数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改进,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则是中央和地方的一个共同目标,应形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竞争的良性局面。

 

课题组负责人田国强表示,中国要在下一个40年实现良性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理论上求真,实践上务实,在国家合作中冷静科学思考、加强有效沟通,对外应寻求与能力相一致匹配的战略目标。

 

同时,对内抓住国内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准改革推进的重点任务,实施更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从经济、社会、政府推动平衡充分发展,通过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来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治理边界,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让民营经济大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据悉,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09年底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基于中西合璧、优化整合的方针,课题组拥有一支阵容强大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有近20位博士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或国内顶尖大学的专职研究人员,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同时,课题组构建完善多部门大型量化准结构性宏观模型(IAR-CMM):充分考虑中国元素,内含多个板块,板块对接时会把其他板块的结论嵌入到该板块中去,使得短期政策应对变量与长期改革参数在所有板块中具有自洽性和内在一致性,以此达到宏观总体一般均衡和综合治理。此外,课题组坚持分析解决问题时符合理论逻辑、体现实践真知、具有历史视野三个维度,尽量做到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前瞻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坚持不只是进行点预测,更多的是进行防范风险和稳增长的情景分析和反事实分析:对不同风险和政府不同增长目标给出应对力度和备选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坚持短期与中长期分析相结合:既考虑到短期波动风险、趋势性和周期性因素的交互叠加和相互作用,也关注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改革及其向纵深推进的方式。这些特点使得该报告在国内外都具有独特性。目前每年以季度为出版频率,一年发布4期。

 

原文链接: http://www.cssn.cn/jjx_lljjx_1/lljjx_yjys/201901/t20190119_481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