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陕西渭南百人大班“瘦身”的秘密

06.12.2014  12:45
            《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06日(记者 冯丽 柯昌万)  题:陕西渭南整合教育资源,增加城区学位,改造农村校——百人大班“瘦身”的秘密            
            陕西省渭南市强化市级统筹,从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入手,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城乡薄弱学校建设,实行优质校与薄弱校捆绑式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力促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小学采访,惊奇地发现这所两年前因“人满为患,最大班额近百人”而被老百姓广为诟病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的课堂状态很好,教室也宽敞了不少。             城区大班额高烧不退、农村生源大量流失,是渭南近年来“城里挤、乡镇弱”的义务教育失衡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渭南市强化市级统筹,从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入手,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城乡薄弱学校建设,实行优质校与薄弱校捆绑式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力促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化解城区大班额

            “今年秋季,临渭区将相距一公里左右的北塘小学与办学条件较为薄弱的沋西小学、铁路小学合并。原来3所学校的人事、财务、资产全部纳入北塘小学统一管理。三校合并盘活了现有教育资源,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规模,现在全校4300多名学生分在3个校区,班额降到了55人。”北塘小学校长宋盈说。             渭南市各地城区学校就读人数逐年增加,大班额现象严重,渭南市主城区更成“重灾区”。小学、初中的生均校园面积分别只有国家标准的36.3%和51.2%,且大部分学校无扩展空间,个别学校生均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1/15。             面对农村生源大量流失,义务教育“城里挤、乡镇弱”的失衡现状,渭南市动足了脑筋。             2014年3月,渭南市教育局出台政策,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等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督查通报制度。要求各地尤其是渭南城区要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资源重组等途径,努力化解学位不足难题,彻底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小而全(面积小、学段全)和旧而缺(校舍陈旧、部室和活动场地短缺)等问题。             不到一年时间,渭南市城区通过新建、改扩建共增加学位12850个,同时,实施城区学校资源重组,将优质校与薄弱校捆绑式发展,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有关政策,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合理确定划片招生标准,严控起始年级班额,短时间内让城区大班额成功“瘦身”。
建好乡镇校,吸引农村学生回流

            今年秋季开学,来自渭南市蒲城县最西北的西头初中学生郭婉婷高高兴兴走进省级示范高中尧山中学读书。她的机会来自于蒲城县教育局招生改革新措施——把尧山中学今年统招生指标的45%分配到了34所农村初中。
            与此同时,蒲城县通过扩容改造、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及师资调配等政策,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力促农村学生回流就近入学。今年以来,全县已对49所农村学校进行改扩建,对63所农村学校进行修缮,为26所农村学校新建、充实图书馆。同时,对19名城乡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交流任职调整。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每年安排400余名中小学教师,通过分流、交流、支教和结对帮扶等形式,逐步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通过一系列举措,乡镇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开始选择让孩子就近入学。仅蒲城县桥陵镇初中一所学校,学生就从2013年的81名,上升到今年秋季开学时的465名。
“大学区管理制”促城乡均衡发展

“要彻底消除城区大班额现象,除了必要的学校扩容改造、按照相关政策严控班额外,关键还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城乡教育整体水平。”渭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福奎说。
            今年4月,渭南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按照“优势互补,相对就近,城乡捆绑,区域联动”的原则,将全市义务段1300所中小学校设置为128个大学区。大学区内实施教学管理、设施共享、教师安排、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备课组织、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质量检测、评价激励十统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推行大学区的同时,渭南市建立城乡学校发展联盟,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互派教师、捆绑考核制度,力促城乡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作互助的发展团队,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整体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渭南市先后出台教师、校长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成立渭南市教师发展中心,建成教师校长培训基地,市本级每年列支35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
            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如今,渭南市各县市区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临渭区组建9个初中、小学发展共同体,实施校际携手行动,每个学段由一名优秀校长兼教育局副局长,带动城区30余所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蒲城县将全县中小学划分为5个片区13个学区,优质校为学区长学校,每个片区统一组织教学教研、教师培训等活动。大荔县同州大讲堂等课堂教学改革,在提升县域教育质量,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