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建管并重 扛起饮水安全大旗

08.12.2014  11:35
第3569期    出版日期:2014-12-05  
            记者在关庙镇联村供水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程主体已见雏形,近20名工人正在进行工程扫尾工作。“我们现在吃的还是沟里的水,没经净化,很不好。不过,我家屋后的供水工程再有两个月就建好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水了。”11月19日,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柑树村刘怀洲一脸期待地说。
  
          农民的“水缸子”,连同“菜篮子”“米袋子”,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以来,汉滨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以“建管并重”的发展理念,打造陕西农村供水的汉滨模式。“小型水利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汉滨区水利局局长李朝华说,“我们通过落实管理机构、人员经费、水价核定、维修基金制度、水源保护制度等工作,变先建后管,为‘建管并重’,从而解决没人管、没法管、没钱管、水源没保障的难题,最终达到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
  落实编制 解决“没人管”
            俗话说的“一年建,二年修,三年吃水犯了愁”,真实再现了“重建轻管”的危害。管理跟不上,工程投资不仅在数年后打水漂,更直接影响群众饮水安全。
  
          一根针穿起千条线,机构就是那根针。2012年4月,汉滨区在安康市率先成立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总站下设8个供水管理分站和1个水质监测中心,分别承担各自辖区村镇供水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管理链”。
  
          “71个事业编制,每年人头经费按4万元,就得近300万元。”汉滨区水利局副局长、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站长余西来表达了对区委区政府的感激。“通过‘设片管理’,汉滨区实现了安全饮水工程专业化、常态化管理。目前,全区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全部落实了管理责任。工程运行良好,特别是农村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重点集镇,率先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汉滨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副站长姚顺金说。
  健全制度 解决“没法管”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防止管理可能变成一阵风、走过场、养闲人?汉滨区通过建章立制,提早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立下“规矩”。
  
          汉滨区地处陕西东南部,全区总面积3644平方公里,是西北人口第一大区(县)。前些年,汉滨区农村供水以村为单位,村自为用,水不外流,造成供水用水丰欠不均,而且供水管理人员多,制水成本高。汉滨区制定出台农村供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对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管理、供水管理、水价核定、水费计收等各种运行管理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以上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办法规定,由供水管理总站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统一调配水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实施维修。区供水管理总站建立农村用水户档案;各供水分站建立水厂台账、用户台账;各水厂建立用户交费卡、抄表人员通知卡、用户明白卡;按区域设置8个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分站,负责各自辖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这打破了原来的供水格局,实现跨乡镇、村统一调配水源,有效解决丰欠不均问题。如张滩分站管理的张滩镇集镇供水工程是陕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集镇供水项目,设计日供水能力1650立方米每日,彻底解决张滩片区12个村近3万人吃水难问题。”余西来说。
  
          汉滨区按照自流和抽水扬程、居民和非居民科学分类,核算各类供水成本,并将拟定水价上报区物价局,区物价局进行实地调研,采取水价论证座谈的方式,考虑各方意见,最终形成实施水价。汉滨区水利局还对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71名工作人员规范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落实资金 解决“没钱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汉滨区正在探索建立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采用财政补贴、水费配比的方式,维修基金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使用。
  
          政府补贴为农村人口每人每年1元钱,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水利局设专户管理;水费提取比例为5%,由供水单位设立专户存储,有效保障农村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2013年,张滩分站投资60多万元,更换水厂主管道3.8公里,更换支管道9.6公里,建设反应沉淀池、无滤阀池、清水池各一座。
  截至目前,汉滨区财政局印制了统一的水费收费票据,维修基金已累计提取6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30万元,水费中提取30万元,解决21处工程运行使用过程中设备老化、工程运行故障、水毁修复等方面的维修养护问题,做到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基本走上“以水养水”之路。
  水源保障 解决“水质关”
            11月18日,记者沿着汉滨区茨沟镇茨沟河前行,河水潺潺,清澈见底,醒目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数百米防护网映入眼帘。
  
          汉滨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茨沟分站站长董显月说:“茨沟水厂水源地是茨沟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河道四周植被良好,无工业污染。河道上游仅仅居住50多户200多人,也主要依靠经济林生活。”
  
          汉滨区五里供水分站6名同志,管辖着81处单村和1处联村供水工程。记者来到承担联村供水任务的五里张营水厂,备用水源生物观察池里,两条鱼儿悠闲地游荡着。五里水厂的主水源地今年3月开始除险加固,9月完工蓄水。这半年时间里,主要依靠备用水源。132米的深井,每小时抽100立方米水,确保了今年大旱11个村的群众正常吃水。今年9月2日,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水源受到污染,几万人吃水受影响。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流水供水分站立即启动5月份才竣工的备用水源,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为保障群众吃上放心透明水,汉滨区对1000人以上的33个水厂的水源地进行勘界立牌工作,并由区政府印发村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在今年对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进行扩建和设备升级,将以前检测的21项指标升级到42项。
  
          姚顺金说,水源地水质达标是安全饮水的重点所在,各个水厂购置浊度检测仪,对水质进行随时随地检测。总站要求各片区负责人对辖区工程进行定期巡查,察看水源是否污染,设备是否正常,管护是否合理,并按水利局要求每季度送水样进行检测,尽最大能力保障工程安全和群众饮水安全。“2014年,上级下达我区的84处工程全部开工,到年底,将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超额完成120%,力争农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李朝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