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莫让西安再“看海”

19.06.2015  16:07
          已至汛期,降雨增多。此时,若街道上呈现行人蹚水过“河”之景,汽车在水里无奈“熄火”之象,则人们会调侃:快到某地来看“海”!调侃的背后,折射出当地防汛部门的尴尬。6—9月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主汛期,今年西安市为避免“看海”景象重现,已提前部署,扎实推进防范城市内涝工作,在关中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与洪水的竞赛。

          24小时值守内涝点10分钟到达现场

          “未来6小时西安地区可能出现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请求启动红色Ⅰ级防汛抢险预案!”

          6月4日上午,西安举行2015年城市防汛演练,针对连续暴雨可能导致地铁、下穿隧道积水及护城河水位上涨的情况,西安城市防汛办公室指挥市政防汛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疏散群众,抢险排水。

          “根据西安气象台暴雨预报,经城市防汛办会商研判,请求启动红色Ⅰ级防汛预案,请指示。”随着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西京一声令下,西安城市防汛抢险演练正式开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防汛演练分西安汉城路陇海线下穿通道、护城河西北角退水、南稍门地铁口和秦汉唐广场四个演练现场。

          接到“汉城北路下穿隧道出现积水”的报告后,西安汉城北路下穿隧道附近值守的市政防汛人员在5分钟之内携物资赶到“积水”现场。

          “沙袋、水泵、积水警示标牌等物资早就被搬上车待命了,只要出现隧道积水情况,人员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市政工作人员介绍,像汉城北路下穿隧道这样的积水点还有大兴西路西铁小区对面、枣园路立交等。每一处内涝点都有专人24小时值守,全市防汛抢险队伍共有1628人。

            另外,针对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汛情,市政部门共准备了编织袋5000条、麻袋1800条、草袋1500条、交通隔离墩180个、发电机组9台、各类抽水泵24台、巡视车60多辆、大型防汛机械(装载机、挖掘机、管道疏通车、自卸车等)33台,配备移动式抽排设备“龙吸水”2台,以确保及时应对城市内涝突发情况。

          西安市2015年城市防汛预案将按照降雨量大小不同,分级启动实施三级防汛预案。重点针对市政管辖范围内的下穿隧道(含立交桥下)、道路低洼易积水点、人行地下通道以及跨浐河桥、跨灞河桥、跨昆明渠桥、跨618渠桥等市政设施进行防控,巡视检查,防汛抢险,以确保主汛期全市市政设施安全平稳运行。

          清淘17万座下水井改造13处低洼点

          城市内涝的根源在于排水不畅。截至5月底,西安市政部门已完成对西安易积水路段排水设施的详细排查、摸底,共疏通排水管网957千米,清理明渠2500立方米,清淘下水井178908座(次),对41座排水泵站机泵及发电机组进行了维修保养。

          针对西安618渠、二马路—振华路—兴中路—大观园等区域积水问题,市政部门实施完成了改造工程,片区内涝防洪等级大大提高,基本可以应对中到大雨级别降水。

          年初以来,市政部门还对金康路、公园北路等13处低洼点进行工程改造,并加设、翻修了过街管道。

          目前,建工路与万寿路十字等20项低洼点改造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中。

          261处“全球眼”监控汛期水深超30厘米禁止通过

          目前,市政部门在西安市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及城区不同位置设置了11台降雨量测定仪,实时掌握降雨情况,做好气象记录及信息反馈工作。

          另外,市政部门还在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道路积水点安装运行电子监控设备261处,对市政设施运行、道路积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市政设施监控指挥中心可以通过这些“眼睛”掌握积水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对防汛工作进行指挥调度。

          市政部门提醒,如遇暴雨天气,行人车辆经过漫水桥一定要特别注意,水深超过30厘米禁止驶入。主汛期内,西安市政设施监控指挥中心、12319市政服务热线24小时值班,市民出行如遇道路积水可及时拨打市政服务热线进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