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陈忠实先生的水利情怀
22.06.2016 17:07
本文来源: 水利厅
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当时他还在灞桥区立新公社(毛西公社)任职,由于当地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考虑到陈忠实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朴实谦和,办事果断迅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公社党委决定由他主持修建这三项迫在眉睫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保护了农田5000多亩,灌溉农田近6000亩,同时还解决了数千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时至今日这些工程依然在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尤其是灞河毛西段防护工程久经考验,成了灞河中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也了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陈忠实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思考之后率先提出了“上治坡下治河”的治水思路,即塬上平整土地修梯田,修渠建库保灌溉;塬下兴修河堤防洪水,保护农田增亩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克服重重困难,按期完成了每一项工程建设任务。同时,他大胆改进施工方法,果断地推行了“分段包干,多干奖励”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陈忠实主持修建的第一项水利工程是“立新渠”灌溉工程。此工程先在灞河上修建了拦河坝,并在灞河南岸沿公路修建渠道灌溉农田。渠道全长11.5公里,沿途还在十多个村子修建了大大小小20多个水库(即池塘),平时蓄塬坡泉水或渠水,旱时则放水灌溉,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从1971年冬季开工,至1973年夏季竣工,建设工期历时一年多时间,该工程可灌溉农田近6000亩,使昔日的荒坡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陈忠实主持修建的第二项水利工程,是白鹿原北坡毛西段塬坡土地平整项目,也叫粮食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陈忠实根据区委和公社的统一安排部署,具体组织制定了实施方案,发动沿线群众投工投劳,利用4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近千亩坡地的平整任务,形成了一层层壮观而美丽的梯田。平整后的土地提高了粮食单产,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塬坡坡度较大,作业面狭小,大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小型手推车则灵活实用,但小型手推车严重不足,陈忠实鼓励乡亲们去邻村亲戚朋友处借用,凡借来手推车的均给予工分奖励。这一办法非常灵验,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忠实主持修建的第三项水利工程是灞河堤防加固工程。在蓝田和灞桥交界的河段河水呈S形走向,每到汛期洪水便直接顶冲毛西公社西蒋村的大片农田,洪水的侵袭,常常会让庄稼颗粒无收,让百姓苦不堪言。公社党委研究后决定由陈忠实主持修建该项堤防加固工程。该工程东起西蒋村,西至战备桥,全长11.2公里,堤高约5米,宽约6米,堤顶可以行驶汽车、拖拉机等大型机械。临水坡用水泥石块加固,每隔50米再修建一个用铁丝笼装狗头石的丁字坝,用于防冲挑流。在修建过程中一旦发现偷工减料或质量不合格的问题,陈忠实就会毫不留情严肃处理。为确保工程在枯水期按时完成,他大胆地使用了“分段包干,奖优罚劣”的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社员干部的积极性。在灞河汛期来临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堤防建设的任务,从此农田不再受洪水威胁。
有一次,需要在冰冷的河水中进行施工放线。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陈忠实二话没说,挽起棉裤,脱掉鞋袜,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其他人也紧随其后跳入水中。大家忙活了大半天才终于完成了放线任务。也正是这次下河,使他留下了一遇寒冷双腿便隐隐作痛的毛病。
作为他的同乡和水利人,后来在和陈忠实先生闲聊这段往事时,我说:“苏东坡当年任杭州知州时修建了苏堤,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建了白堤,范仲淹任西溪盐官时在江苏沿海修建了防风防潮的范公堤,您任立新公社副书记时主持修建了灞河的防洪堤,我们当称之为‘陈公堤’也!”先生谦逊地说道:“不敢相提并论。”随后又骄傲地说道:“我主持修建的这段河堤绝不是豆腐渣工程,它至今还发挥着防洪护田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陈忠实先生主持修建的这些水利工程,润泽桑梓,护佑乡里,必将与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样,永远留在百姓的心中。
如果说上述文字是我对先生生前承诺的迟到兑现,后面的文字则是我对先生深深的敬仰和悼念:
满脸沧桑镌刻人间万象事;双目深邃透视关中百年史。
2016年5月7日于采薇园
本文来源: 水利厅
22.06.2016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