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开启国际技术转移培训高端模式

31.05.2016  12:07

  近日,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人才培养基地邀请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中国首席代表覃焱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Marie C. Kerbeshian(玛丽)博士来青授课并就开展国际性技术转移培训进行交流研讨。青岛市科技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业及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研发负责人共约50多人参加了培训交流。
      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创新,青岛市技术经纪人培训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口碑效应并实现了经验输出。截至目前,青岛市在册技术经纪人406人,科技评估师95人。今年青岛市利用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机会,以“国际化、高端化、系统化”为目标,着重拓展提升技术经纪人高端培训。基地将积极与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培训制度,打造国际技术转移培训高端品牌。下一步基地将探索与青岛史太白中德创客学院的联合培训模式,将史太白特色的MBA和EDP(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纳入基地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建设,统筹开展技术市场管理人才、技术经纪人、中高级技术经理人等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从业人员梯队教育培训工作,为全市培育储备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专业性的高级技术转移经纪人和高级管理人才,推动先进技术的落地转化。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