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布鲁塞尔顺利召开

21.05.2015  13:46

      作为中欧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欧盟科研创新总司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于2015年4月2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共同举办了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来自中国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自然基金委以及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40余位中方代表,同来自欧盟科研创新总司、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欧盟交通总司和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科研计划联系国的代表,共120人与会。
      此次论坛旨在以领域和项目合作为主线,回顾中欧科技合作的历程和特征,展望未来中欧创新合作的前景和趋势,并就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开展讨论。论坛分为四个部分:聚焦中欧科技合作政策;展示成功项目合作案例;宣传项目科技服务和成果网;展望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前景。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邢继俊和欧盟科研总司亚太和俄罗斯地区处长考斯特·吉利诺斯(Kostas Glinos)致论坛开幕辞。致辞中,双方都肯定了自1998年签订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以来双方科技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指出未来合作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邢副主任强调合作过程中困难在所难免,双方应携手灵活应对,可制定共同项目资助计划,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合作;并建议欧方关注和参与中国正在推动的 “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加紧密地联系欧亚大陆,为加深中欧的科技合作提供更多的契机。
      在农业领域,中国农科院和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中欧农业科技合作旗舰计划及路线图的制定情况,以及近年来双方多个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并就即将在“地平线2020”计划下开展的七个合作项目做了部署。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欧代表处和欧盟科研总司的代表向大家展现了双方在空间科技领域的合作成果。双方拟于2015下半年启动中欧航空交通领域的联合项目招标。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局代表介绍了基金委资助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以及中欧双方目前正在开展的生物材料领域二期联合招标的进展情况。
      论坛上,中欧双方的官员和专家还就中欧城镇化进程中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环境污染治理、绿色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由中国清华大学和德国卡尔斯鲁赫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的PM2.5室内探测仪等三个典型中欧合作项目还在论坛现场做了案例分析。
      此次论坛活动得到了中欧科研领域政、产、学、研各界的积极参与。论坛展示的科技领域合作成果成为中欧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亮点,也为即将在六月召开的中欧创新对话和中欧领导人峰会做了积极的准备。
      会后,部分中国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卡尔斯鲁赫和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研讨会,分别同欧方项目管理、技术转移和咨询领域的专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讨。在日内瓦期间,中方代表还应邀参观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