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生态主义的五个不同

22.09.2014  19:11
  

近期,由陕西省哲学学会主办的“生态哲学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长安大学举行,我院马研所王晓勇博士在会议研讨中提出了“中西生态主义的五个不同”。

在研讨发言中,王晓勇基于针对中西生态主义的深入比较研究,指出中国的生态主义与西方的生态主义存在五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中西生态主义出现的历史时期不同:中国的生态主义古已有之,但又分为上古易家、春秋道家、战国辞人、魏晋名士、东晋隐士、唐宋道教等几个阶段;而西方的生态主义则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二是中西生态主义的理论基础不同:中国的生态主义来自于伦理观,强调权力秩序;而西方的生态主义来自于宇宙观,强调系统秩序。三是中西生态主义的内涵和对立面不同:中国的生态主义偏向于道家的自然,强调天人之间的二元和谐,与人为相对立;而西方的生态主义强调大自然的多元协同,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四是中西生态主义批判的对象不同:中国的生态主义批判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和高压政治,属于共时性批判;而西方的生态主义是理性批判神性之后的新批判,用生态或非理性来批判理性,属于历时性批判。五是中西生态主义的当代解读不同:中国当代的生态主义强调主体对环境的自觉保护,可以理解为危机生态主义;而西方当代的生态主义强调不同主体的对话与互动,可以理解为文化生态主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