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个陕西”添新绿

11.01.2016  09:27

        碧云天,黄叶地。渭河边,白鹭、野鸭等野生水鸟在惬意栖息,清澈的河水映着漫天的湛蓝,在冬日的照耀下,静缓流淌。 
        隆冬时节的三秦大地,令人沉醉。 
        美景背后,是全省上下在“环保就是当前最大民生”的执政理念指引下,为践行绿色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五年来,陕西环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渭河入黄水质超过国考标准,生态环保整体迈上新台阶,为三秦百姓还原了幸福原色,为“三个陕西”建设再添一抹新绿。 
        民生为本,还百姓好山好水好空气 
        雾霾,是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挥之不去的痛”。一到冬季,西安就会入选全国雾霾十大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一度“爆表”。 
        但在“十二五”末,这种情况有了大幅度改善。省环保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比例,各市优良天数均超过“十二五”目标,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尤为显著,西安市2014年优良天数达211天(按新标准),同比增长52.9%,重污染天气下降43.3%,PM2.5、PM10年均浓度下降两成以上。 
        空气质量好转的同时,水环境也发生着巨变。2014年底,渭河入黄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质,完成国考指标。散发了20年恶臭的渭河,终于恢复了清清碧水。 
        以前“垃圾围田园,污水映新房”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眉县金渠镇河底村中心的芦苇丛中,一片微型湿地和几个厌氧池、清水池映入眼帘。全村的生活污水都集中在这个人工湿地自然净化,有效减少了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如今,这样的人工湿地我省已建成881处。 
        “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启动了总投资逾22亿元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已对近3000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整治,全省约有560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铁腕治污,年均出台一部地方性法规 
        “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强化依法治国战略,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五年来,陕西年均出台一部地方性法规,走在全国前列: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规定了渭河流域总量控制、排污权有偿使用、水污染补偿等制度;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后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引入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燃煤总量控制、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一批新制度; 
        ——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在管理体制、监管措施和手段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和突破; 
        …… 
        坚持最严格的标准、落实最严格的措施,还要实行最严格的监管、执行最严格的奖惩。五年来,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35万人次,查处企业4000余家,征收排污费25.31亿元。 
        持续有力的执法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了高压态势,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了执法屏障。 
        认识再深化,探索环保与发展共赢 
        陕西的决策者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重要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建设“三个陕西”,必须突出以环保优化发展,着力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五年来,全省自上而下对环保角色定位、地位作用、推进路径等形成了若干深刻认识,从唯GDP到GDP与环保民生并举,为我省环保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走向深入夯实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这是一次凤凰涅槃。 
        环保倒逼转型。5年累计逼退逼转逼治不符合要求项目65个,涉及投资约200亿元,对榆林等地和若干工业园区进行限批。 
        绿色引领发展方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民生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指导引汉济渭项目和神华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获环保部批复,帮助三星项目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成环境保护设施。 
        数据显示,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GDP发展质量在不断地向好向优。5年来,陕西实现了年均11%的GDP增长,同时排污强度大幅下降。2014年全省煤炭消费量18616万吨,比2010年增加8128万吨,增幅77.5%。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53%、47%;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COD、氨氮分别较2010年下降53%、51%。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陕西正以生动的实践探索如何赢得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陈艳 吴忠涛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