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19.08.2015  18:42

    陕西法院网讯   “我们同爱,筑起完美的未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在汉滨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远东和汉滨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郭乾芳的领唱下,参加联谊会的近百名嘉宾、社区矫正缓刑少年犯、福利院的儿童激情合唱,将整个联谊活动再次推向了高潮,长达3个多小时的联谊活动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背景衬托下圆满谢幕!

残障儿童不在孤独 爱心人士大爱无疆

    昨天晚上再次接到汉滨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郭乾芳的电话,说他们庭曾被判过缓刑的失足少年,在法庭的耐心矫正下,这几年痛改前非,重新回归社会,表现突出,有的还被单位派到国外进修;有的考取了大学……最近他们相约一起,来到汉滨区法院看望了心目中的法官妈妈和法官姐姐们,聊表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恰好,法官妈妈郭乾芳和少年法庭的女法官们在工作之余,又策划与爱心人士联系,想看望一下安康市儿童福利院的残障和被遗弃的流浪儿童,准备筹备一台主题为温暖1+爱心传递暨法制教育联谊活动,通过几天紧张的筹备,郭庭长和她的团队已经将活动各项事宜准备妥当,8月18号早上8点多点,我们便驱车来到了位于汉滨区关庙镇东站村四组的安康市儿童福利院,安康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2000年,主要承担全市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的养护、教育、医疗、康复和安置等工作。该院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63名,编制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名,占职工总数的35%。院内设办公室、护理部、医疗康复部、教育安置部、后勤部。来到院内,只见福利院环境整洁、优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大楼悬挂着让孩子们有一个灿烂的明天等横幅,让人看后心头为之一热。

活动丰富多彩   节目高潮迭起

    这次联谊活动是由汉滨区法院主办,由安康市儿童福利院、共青团汉滨区委协办,活动开始前,一些智障和有残疾的儿童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前台坐下,对于他们来讲,今天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期待着精彩节目早点开始,为了使这次联谊活动丰富多彩,法官妈妈郭乾芳和她的女法官团队,费了苦心,积极联系了部分有艺术特长的爱心人士,为这些智障和残疾儿童奉献一台文艺大餐,听到是为智障和残疾儿童表演节目,他们不由分说,发下手头的工作,满口答应,按时赴约。

    “如果我不能坦然面对自己27年的监狱生活,那么我将永远活在自己的内心监狱里,”上午9点活动拉开了序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琳女士率先走上讲台,她为在场嘉宾做了“如何塑造阳光心态“的心理讲座,陈琳女士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如何加强与他人沟通、修炼自己良好的自制力等方面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座;少年法庭法官徐琼结合自己办案经历,从一起一位来自农村的未成年少年,来到城市,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管教,沉溺网吧,后接触不良少年,染上恶习,因无钱上网,走上抢劫犯罪道路的经历,为在场的矫正缓刑失足少年和儿童讲解了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讲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但以川剧最为著名。这次活动汉滨法院有幸友情邀请到刘飚为在场的观众表演了川剧“变脸”绝活和魔术表演,精彩的演出,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来自未来之星培训班的王蕊为大家倾情演唱了“我们都是好孩子”,以及印度舞蹈“天竺少女”,她优美的扮相、悦耳的嗓音,曼妙的身材和舞姿,将大家带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古文明国家印度;福利院的两位女孩子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情,牵手走上前台,为大家演唱了“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的流行歌曲,其演唱风格和表演颇有歌星风采!前不久在陕西少数民族武术比赛中获得剑术比赛第三名的江桦律师事务所律师束传智,发下手头的案子,为大家带来了武当太极剑,他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舒展;六岁半的双胞胎小男孩葱葱和蒜蒜,在他的妈妈中院法官张晔带领下,也来到联谊现场,虎头虎脑的葱葱毫不胆怯地走到台上,朗诵了“春江花月夜”。台上演员激情投入演出,不时穿插与观众的互动;台下观众,内心感染、掌声连连;在演出过程中,来自汉滨区关庙商会的会长刘维侠、秘书长沈荣喜代表商会向福利院的孩子们捐赠善款3千元;汉滨区人大法工委主任、著名书法家罗军为福利院送来“大爱温暖,爱心奉献”字画两幅……

充满爱心的“法官妈妈和她的女法官团队”

    在汉滨法院的少年法庭,有这么个集体,全庭4、5位法官,她们清一色都是女同志,庭长叫郭乾芳,年近50,她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十多年,经手办理了不少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作为一位法官、一位母亲,看着那些与自己的孩子年龄相差无几,稚气未脱的失足少年,母爱的天性让她内心受到了强烈地震撼,多年的办案经历和深入调研得出的数据表明,她发现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

    她焦虑不安,她感到痛心疾首,决心对那些陷入迷途的失足少年进行帮教,在调研中她发现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很多未成年犯都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缺少了人类最伟大的父母之爱,使得这些孩子没有了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上了不幸的种子,导致他们在还不完全懂得什么是犯罪的情况下触犯了刑律。曾从事多年刑事审判的资深法官,现任汉滨法院院长邬一波,也注意到这一发展趋势,决定成立少年法庭并将少年庭的工作交给郭乾芳负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郭庭长和她的女法官团队不辱使命,将这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一、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上升趋势,且未成年人自我防范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的现状,少年法庭与辖区内的学校联系,多次送法进校园,开展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法制教育课。2014年12月11日、12日,汉滨区法院的“法官妈妈”们和区团委等部门联合到汉滨区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和吉河方肇九年制学校进行法制宣讲。“法官妈妈”们用生动典型的案例和同学们进行互动,教育孩子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以免误入岐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 去年4月14日下午,安康市汉滨区法院、汉滨区初级中学联合举办了 “模拟法庭进校园”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题教育活动,12名初中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该院法官的指导下,现场表演审理了一起学生寻衅滋事案。“法官”表情庄重主持庭审,“公诉人”与“被告人”、“辩护律师”辩论激烈,庭审活动有条不紊;旁听席上听众秩序井然,认真旁听。

    2012年元月,法官妈妈们收到两位少年犯从监狱的来信,报告了他们在狱中一切安好,以及努力改造重新做人的决心。法官妈妈们给两位孩子回信,表达了对他们的牵挂之心,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认真改造,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庭刘福丽、赵青法官邀请安康市慈善协会回访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王某,为他们家送去了一些年货和现金

    2015年8月14日早上,汉滨法院的“法官妈妈”们一如既往的忙碌着,9时许,一位少年来访,进门就喊 :“郭妈妈、阿姨,您们还记得我吗?我是家辉(化名)啊,我来看您了。”正在伏案工作的郭乾芳法官抬起头,见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面露微笑,快步走到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不放。几年前,家辉是汉滨法院受理的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许多不懂事、不懂法的未成年被告人一样,家辉因为少年意气,在懵懵懂懂中触犯了法律,因家辉在犯罪时系未成年的在校学生,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此被法院作出了缓刑的判决。重获自由的家辉奋发努力,在第二年的高考中榜上有名,终于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在学校表现突出,获得多项荣誉,并积极加入社会志愿服务,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顺利的完成了学业。如今,家辉缓刑考验期满了,家辉也步入社会工作近两年了,家辉专程从外地赶回安康,对在他人生十字路口引导他回归正途的法官表示感谢。家辉告诉“法官妈妈”说,因为他工作突出,公司拟派他出国,这次回来除了看望 “法官妈妈”,也要办理相关手续。“法官妈妈”被感动了,拉着孩子的手说:“孩子,祝贺你没有辜负期望,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也谢谢你心里还记挂着郭妈妈和阿姨,阿姨非常知足。知道感恩和回报的好孩子,你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阿姨衷心的祝福你得到属于你自己的幸福。”

    六、 为了更好地做好失足少年心里疏导工作,少年庭的女法官们还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不少女法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党琰君、杨娟、代小娟等不少女法官,包括一些男法官也积极要求加入少年庭组织的各项爱心、公益活动中……

    据统计,近几年汉滨区人民法院审理涉及留守少年儿童犯罪有增多趋势。据汉滨法院少年庭掌握的数据,2012年至2014年,涉及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件占少年犯罪案件的比例从40%增长到60%。近年来,汉滨法院少年法庭充分发挥其预防犯罪、纠正犯罪的功能,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及失足少年的矫正工作。通过爱心帮教、法律讲座、法治宣传、心里咨询等多种形式,预防留守少年犯罪和调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同时,教育引导家长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监护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善行无迹,大爱无疆。联谊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这项活动带给我们的震撼、动容和责任更加强烈了,我们期待郭庭长和她的少年法庭女法官的团队,有更大的作为和创新,也期待社会各界、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有志之士、爱心人士,积极投身这项“塑造美好灵魂”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各自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