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女生爱追问?

03.02.2015  13:04

  为什么女生这么爱追问?不论你是男是女,你被她们“”问过吗?春节马上要到了,在准备好恭迎亲友团的拷问大会前,就先从这“事态的根源”谈起。

  也正好日前读到报上一篇散文,作者赵自珍说他接到女性老友贺卡,很兴奋的马上上网回信并附了家庭近照,结果那位朋友立刻启动成串发问机制:多了成员?几岁了?上学了?住在哪?怎么没看到谁谁谁……?一转眼已经凌晨两点,他赶快关机。

  古代飞雁来鸿,书信往返以年月计;近代邮差传递,以日周计;当代Line来Line去,最忌“已读不回”,乃至于以分秒计!所以,女性追问功力在科技加持下,更加威力无穷、训练有素,遑论与之面对面。

  但为什么女生这么爱追问?那要追溯到比飞雁来鸿更早以前的时期,男人狩猎、女性采集,大家还穿兽皮的年代。

  当年,这么多婶子大嫂阿姨们分散在林地里采集,看不到彼此,又怕有野兽等危险,需要时不时唱唱歌、讲讲话,确定同伴的位置,也互相分享哪里有果粮可以摘取——

  “你那里找到什么?”(大喊)

  “芒果!”(也大喊)

  “多吗?

  “喔!多喔!

  “好我马上来!帮我留一点不要摘光了!

  瞧瞧,不追问这些“生存吃饭所需情报”的话,很不方便哩!连女性主导的古代恋爱工具——山歌对唱,好像也是依循着追问模式进行的,就算黄梅调中也可看出一二,趁十八相送途中,祝英台对梁山伯唱:

  兄攻书伯母在家谁奉养?为何不娶一妻房?

  他为何人把柴打?梁兄啊你为何人下山岗?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一事在心临别问,问梁兄可有意中人?

  而在穿兽皮时代,另一边的男人狩猎,或单枪匹马、或分层负责,但最好不要出声,不然野兽一听早就跑光了。大婶摘完芒果回家,埋怨老公都不谈谈心,老公默然,因这种心情,大概要亚马逊女战士才懂。

  女性为了采集而不断地讲话、发问,是为了取得生存信息,直到现在女性好像也还是“不问不安心”,所以分享秘密才会对女生间的友情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女生长大的过程里,最初是交友的一对一追问,渐渐就进入姥姥、大妈集团的系统性多对一“拷问”,其间的压迫力道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所以“追问”一方面是一种预习,另一方面也是实习,这些行动都是社会化的必然。

  于是,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眼下即将面临的过年拷问大会场景了。

  加上近代潮流返祖,走回偏向采集权力模式的扁平化社会,渔猎式的上下分权社会渐渐退位,男长辈们在“大妈流”女族长威权之下的微卑定位很是尴尬,一方面男性小辈的成年式已经不复存在(不用打猎也不用当兵),男长辈先是失去训练男性小辈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得加入女族长们拷问女、男小辈的季节性大合唱“表演”,当年的猎人们竟这样被驯化了,实也颇为辛苦。

  从披兽皮的女权、母系时代到现在,多少年啦?不敢妄想推翻拷问团大军,仅仅说明原委、解剖此令人疑惑之“事态”,并对身在其中者聊表理解之意而已。(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叹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