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不仁的本义

28.10.2015  14:54

  中新网10月27日电 跟孔子同时代、相貌又很相像(因此,孔子在周游列国路过匡地时,被误认作阳虎,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的阳虎,做过鲁国执政季氏的总管,曾扶持季氏把持鲁国国政,失败后流亡外国。

  毋庸置疑,在季氏执政期间,曾经劝说孔子出去做官的阳虎,是一个有野心、有手腕、有口才的人。这么一个人,谈论国家与百姓之间利益关系的政治问题,比谴责富人、发表品德与财富不可得兼的感慨,可能性要大得多。后者,通常是失意文人的强项。

  如果说,阳虎只是如实地道出了国(君)与民(百姓)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利益冲突的残酷事实;那么,孟子引用他的话,目的是宣扬他的仁爱主张,宣扬他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

  当今两种词典之所以如此解释,究竟是源于编辑出版者对政治权威的回护、畏惧,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抑或语文修养不足,古文理解上有偏差呢?此事颇耐人寻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孟子所崇拜的前辈人物孔子生前并不喜欢的阳货的名言,跟孔子和他自己的思想倒是并不矛盾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创立的儒家学派理论中,仁义跟富贵,的确是对立的关系。

  放眼当今社会,一些富豪的财富来源,跟其父辈位居津要直接相关;一些富豪在积累财富过程中,不择手段,有种种违反公平、违反法律的行为;还有一些富豪在积累巨大财富以后,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追捧怪力乱神,颠倒美丑是非,做出种种滑稽丑陋的举止;国外富豪动员我国富豪从事慈善活动,回报社会,遭到理直气壮的拒绝;凡此种种,都跟“为富不仁”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高度吻合。

  “为富不仁”,不是穷人仇富的口号,而是现实的写照。从这一点讲,上述两种词典的解释,也算是有现实基础的。(摘编自澳门日报 作者:亚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