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新生为提高安全意识 军训体验心肺复苏技术

23.08.2019  00:40
图为学生进行心脏复苏。

  中新网陕西新闻8月22日电 “听了一附院老师们的讲解,我才知道在灾难现场的每一个人既是被救者也是救援者,在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抢救几率在50%以上。通过这次医师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导,很多同学都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技术。”说起这次军训,新生刘强显得十分感慨。

  8月22日,来自交大的4800余名2019级新生在西安交大体育部田径场参加全员心肺复苏训练,来自交大一附院65位培训教师团队,准备了近200个心肺复苏模拟人。为配合现场教学,还制作了用于讲解、说明的易拉宝。

图为模拟烟雾逃生。

  据悉,如果遇到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是简便易行的救治方式,它包含了从心跳骤停到抢救成功完整的“急救生命链”,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至6分钟,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救命时间”。第一目击第一时间现场完成有效的心肺复苏,加上后期医务人员的救治,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以提高2到3倍。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掌握心肺复苏的知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具备一定的救助他人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懂得了珍爱生命,提高安全意识。”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刘昌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以2015版AHA《心肺复苏急救指南》为依据,医院专门抽调了急诊科和ICU富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对培训教师进行了三轮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

  此外,在现场军事教研室还搭建了“模拟烟雾逃生体验馆”“模拟灭火体验馆”等设施,供同学们体验。

  西安交大校长助理程建设称,在中国心肺复苏技能普及率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悬殊。因此,在校园内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让大学生人人学会急救,坚守“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完)

【编辑:梅镱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