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转型发展“把脉问诊”

31.12.2014  15:29
        从七个视察点看转型发展轨迹,在四个小时里民主热议,澄城县46名省、市、县人大代表同聚一堂,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把脉问诊”……       2014年10月23日,古徵大地阳光灿烂,一辆大巴车载着46名省、市、县人大代表,从县城出发,先后深入烟厂技改项目、华元建材物流中心、县体育馆、西河水生态风景区、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区、龙首坝风景区、良周秦汉宫景区七个项目的实施现场。24日上午,视察组所有人员集聚丰圆酒店二楼会议室,围绕项目谈成绩,语重心长议不足,着眼长远献良策,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把脉问诊”。这是澄城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一年一度的重点项目视察活动。       聚焦转型:培育经济崛起的“大引擎       澄城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多年来以种养为主,低端粗放,缺少科技,难以集约,前些年果蔬增多,设施农业有所发展,但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始终小步前进,难上规模。工业经济始终是“两条腿走路”——煤烟支撑,去年以来,又遇煤炭历史低谷,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加之餐饮、旅店等第三服务业萎缩,全县经济步入了历史最艰难的时期。       针对这一形势,该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全局谋发展,着眼长远强监督,将关乎全年经济发展命运的烟厂技改项目作为视察内容的重中之重,组织代表“集体会诊”:       “烟厂技改项目是承载澄城40万人民幸福生活的希望产业,对于这一项目实施,我们承诺的‘七通一平’是否按项目实施进度优先配套?新厂址北边的道路何时才能硬化到位?”       “在加快烟厂技改项目实施上,我们的建设环境还不优,一些干扰项目实施的人和事时有发生,部门协同作用发挥不够。”       “新烟厂生产规模将比原来扩增三倍,产业全面升级,总量大幅扩张,必将给我们捉襟见肘的财政注入强大动力,必须保持政治清醒,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一切为烟厂让路、一切为烟厂服务的浓郁氛围。”       “实施烟厂技改,不仅要重视前期基础配套,给予优质服务,更要重视数量争取和品牌提升,确保产值效益。”       代表们直奔主题,对烟厂技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毫不回避,逐一质询,句句击中要害,为助推这一产业早日投产见效倾注满腔真情。         给力生态:建设群众休闲的“后花园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县城里的蓝天白云景象越来越少,植树造林绿化远远抵不住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雾霾、上下班堵车、广场人满为患等问题司空见惯,许多上班族周末、饭后涉足西河,踏青郊游,长长的队伍竟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       2012年,该县编制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在评审汇报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廉赵祺、石忠坤、孙丽君等五名委员,联名提议,要求将紧邻城区的西河纳入全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让12万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这一建议得到了县人民政府的充分认可。2013年开春,西河水生态风景区规划总投资5.65亿,设置八个休闲游乐功能区,水利部门先行一步,整合多个项目,沿河筑坝2.89公里,涵养景观水面170平方米,栽种花草树木、湿地植物60余种,打造了风景宜人的美丽河道。         代表们边看边议,既惊叹于西河的容颜焕发,又担忧于后续工程建设的艰巨:       “西河景区建设是我县今年最大的民生工程,让12万市民感受到了县人民政府惠利民生的福祉。”       “要把西河景区与城隍庙、西湖遗址开发、迎宾大道建设、沟坡植绿造景和污水治理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联动,做好移交接续,完善板块功能。”       “要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严厉打击乱占乱建行为,加强西关区污水排放治理,做好绿化建后管护。”       “要加快绿化、亮化、美化进程,沿坡植树造林,沿路绿化亮化,沿河打造景观,开发水上项目,丰富娱乐设施,给市民提供一个山绿、水清、景美、尽兴游乐的好去处。”       代表们给予了西河生态景区建设高度的赞誉,也表达出对西河后续建设上档次、提质量、优服务的殷切期待。       关注城建:打造集约发展的“好样板       “城市建设”是近年各地最潮流的话题,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口集聚加速推进,各类商业贸易日趋活跃,但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也带来了商业门店集结、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卫生环境差等负面问题。澄城县人大始终关注城市建设,先后提出“规划先行”、“打击乱占乱建”、“遏制房地产过度开发”等建议,今年又结合实际需要,组织视察专业市场建设,促进集约发展,完善功能板块。       “华元建材中心的建成,整合分散门面,缓解城区压力,搭建物流平台,打造了建材物流高标准规模集散地,填补了我县缺少规范完整建材市场的空白。”       “专业市场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短板,县人民政府要科学规划布局各类专业市场,使之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确保城市建设板块清晰、功能完善。”       “要研究解决新建专业市场‘入住难’问题,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沿街门店整治,引导零散商户向标准化集约发展,发挥专业市场平台作用。”       “各专业市场企业主也要谋求长远,让利当前,招优引强,规范管理,主动占领市场。”       座谈会上,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紧紧围绕集约高效、特色互补建言献策,既有对政府加强规范管理的期待,也有对企业自主发展的要求。       惠利民生:铺展文化旅游的“新画卷       文化旅游被视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一次投资,永久受益,生态环保,可辐射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但这在澄城县,还是一个空白。       “全市旅游地图上,澄城是盲点。相比邻县市区,我们的旅游文化事业落下了不小的步子。”       “澄城有全国唯一规模最大的民间黑瓷手工制作基地、规模最大的春秋时期秦人墓葬群、国家级保护文物秦汉宫遗址、‘壶口小瀑布’龙首坝,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潜力巨大。”       “‘千年窑火’是尧头窑生态景区建设的灵魂,既要一手抓基础配套,更要挖掘黑瓷文化内涵,黑瓷品牌叫的不响,产品方向定位不明,技艺传承难以突破,宣传氛围不够浓郁。”       “龙首坝虽跻身国家AAA景区,但景区、园区同处一川,相互割裂,融合不够,要依托库区建景区,围绕川道建园区,将两者深度融合,打造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生态水利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良周遗址开发要依托国家级保护单位名片,彰显秦汉文化内涵,挖掘乡村民俗,突出农家餐饮特色,紧扣美丽乡村做文章。”       “龙首坝开发要以库区防汛干道为主轴,尽快铺开沿线景观带绿化亮化,合理布局设施农业,加快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和果品交易市场,打造景区引领、产业支撑、现代高效农业与景区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板。”       “文化投资的主体在政府,价值在文化,要用打造‘中国黑瓷之都’的战略眼光,高点规划建设,统筹推进遗址恢复、艺术再现、陶艺制作、产品开发和生态治理,走出一条黑陶引路、园区承载、三产融合、互补多元的发展新路子。”       “要重视黑陶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解决产品加工小打小闹、零散低端问题,制定出台陶艺技术人才激励办法,让历史遗产在陶艺传承中绽放富民强县的时代光彩。”       打造“澄城一日游”景观带的蓝图才铺开,人大代表们就给予了高度关注,逐景区规划建设研究分析,真情建议,他们热切期待着“美丽生态澄城”能够早日实现。       转型、生态、集约、文化、旅游……这些词语不断跳跃在代表们眼前,碰撞着思维,迸发着火花,激荡着梦想,更编织澄城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曹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