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主角回八十五中上课 点赞中国教育

06.12.2015  13:51

  近日,西安市八十五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近日引起热议的BBC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主角之一、华裔教师杨军,来到母校她为学子们随机上了一堂英式化学课,其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和充满睿智的语言赢得了学子们阵阵掌声。

  中国老师要比英国老师幸福得多

  “下列哪些属性可以放到正确的金属或非金属类别上?”杨军老师拿出一个金属杯子和陶瓷杯子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比较金属的特性,“有光泽”,“昏暗”,“导热性强等特点,随后他很快让学生们四人分成小组做实验根据金属的特点发现的样品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同学们立刻动手操作起来,窃窃私语进行讨论,但是仍然维持着良好的课堂纪律。这一点让已经在英国执教十多年的杨军非常惊奇,“英国学生不可能像中国学生这么乖,他们甚至把脚翘到桌子上,在教室里随便走动,摇头晃脑,有时候一节课五十分钟,需要维持秩序就要近十五分钟。”从这一点上看,杨军觉得中国的老师要幸福得多,起码不用花很长时间来维持课堂秩序。

  对化学几乎零基础的同学小刘之前对这节化学课期待已久,没想到这堂课轻松生动,杨军老师不停去引导他们观察样品,“我观察C样品与酸反应很明显,灯泡又被点亮,所以肯定具备金属部分特性,并表示,这样动手得出的知识概念,印象会更为深刻。”从事教学一线多年的八十五中副校长郝瑾观察杨军整堂课的授课方式,感触很深,“其实杨军老师这种侧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我们也早已应用在课堂教学上,并称为探究式教学,但是中国和英国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一样,所以中国的课堂还是要稍微偏应试一些。

  英国家长“轻言放弃” “如果孩子学不好,他们就说换个科目!

  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杨军与英国的教师展开了教学PK,并最终胜出。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杨军也因此被邀请成为英国教育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但他们其实从内心并不承认中国教育的胜利”,杨军说。应试性成为中国教育最为诟病之处,但杨军认为,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被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凡是成绩下降的学生必须给予补习,并且要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列出解决方案。

  从2001年杨军参加第一次教师培训开始,中英教育的差异便常常让她诧异不已。“试讲的时候,说实话我自我感觉挺好,但没想到评分表上没有一项及格!”杨军回忆道:“在英国当老师,你必须随时确认孩子们到底听懂了没?而当时我只顾自己讲自己的,几乎忘记了去和学生互动。

  在杨军曾执教的英国学校,三点半左右孩子们就可以放学。但对老师而言,往往要到五六点才能下班。“我们每天都有会议,同时还需要每天更新工作日志,与家长保持高频率的沟通。与国内不同的是,英国的家长会要求老师必须与每位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英国家长“轻言放弃”的教育态度也让杨军印象深刻。“如果孩子数学不好,我们国内的家长会鼓励孩子一直努力,直到学会为止。这也让我们的孩子更有韧劲。但英国家长就随便多了,他们会说‘那就换个科目吧!’英国学生更是如此,有时遇到较难的家庭作业,第二天你的课堂上就会有不少学生干脆不来了。

  点赞中式教育: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

  对话中英教育交流会上,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表示,杨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国内教育新课改的要求相得益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帮助引导,鼓励同学们自主探究。并称,在新课改推出十余年里,从教材的一纲一本到多种版本供大家自主选择,基础教育不仅在教材甚至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在发生变化,同时,对外交流中“同课异构”的教学新理念对学校、教师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最后在演讲环节上,杨军老师就目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BBC纪录片说道,“其实他们从内心并不承认中国教育的胜利”,杨军并不讳言中国教育仍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但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英国教育大臣要我加入改革小组的原因,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信心,我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所以,我赞中国教育!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