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举办全国科普日高校科普开放活动

08.10.2014  18:04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举办“2014年全国科普日高校科普开放活动”。本次科普日活动主要包括科普讲座、实验室开放和互动体验三个部分。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科协开展小电器义务维修现场      
            在科普讲座活动中,该校专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及社会公众进行了精彩的科普报告。来自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Purnendu K Dasgupta教授作了题为《AmplifyingAbsorbance atthe Low End: What did Alice See in the Mirrors?》的科普讲座;该校夏海滨教授作了题为《癌症与健康》的报告,王新刚研究员作了题为《复杂网络》的报告,陈彦军研究员作了题为《强场物理》的报告,贺西平教授作了题为《声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
            在实验室开放活动中,该校专门开放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温室及组织培养生产线、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材展室、应用表面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相催化和超临界流体相关实验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展室、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全体实验室、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命化学分析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化工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近代物理实验室和电子实训室、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平台、陕西师范大学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旅游与环境学院地质标本室、博物馆(陶瓷、书画、妇女文化等)等。
            在科普体验活动中,该校师生体验了包括心理互动体验、科普机器人、义务维修等活动。陕西省心理学会、陕西省行为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院开展了沙盘体验、心理自助系统体验、心理悦纳系统体验、模拟飞行器训练观摩、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互动体验活动,普及了心理学常识与原理。该校还开展了导游模拟3D、空气除尘系统演示模拟等体验活动、能源化工基础研究介绍和现场咨询活动、食品生产体验制作活动、教育机器人科普活动。同时,该校还组织了大学生科协开展了小电器义务维修。
            据悉,高校科普日活动的举行,不仅促进了教育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还传播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此次开放活动,使参观的同学与社会公众培养了兴趣,开阔了眼界,感受了科学精神和科学魅力。该校将进一步整合科普教育资源,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将实验室开放活动常态化、多样化,更好地完成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